-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感染疾病的控制消毒等
煮沸消毒法 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一般消毒以煮沸10min为宜。 芽胞需1~2小时才能杀死。 用于一般外科器械、胶管和玻璃注射器、饮水和食具的消毒。 流通蒸汽灭菌法 细菌繁殖体需15-30min才能杀死,但不保证杀灭芽胞 间歇灭菌法 (重复三次以上) 本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灭菌,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高压蒸汽灭菌法 Autoclaving 压力:1.05kg/cm2 温度:121.3℃ 时间:15~30min 效果 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耐高热、不怕潮湿的物品 射线灭菌法 日光和紫外线 杀菌波长:200~300nm 杀菌机制 可诱导细菌突变 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电离射线 γ射线、高能量的电子束(阴极射线) 不升高温度且穿透力强 适于忌热物品的灭菌或消毒 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 常用不能加热灭菌的血清或液体 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L型细菌 常用的除菌滤器 蔡氏(Seitz)滤器 玻璃滤器(G6) 薄膜滤器(d:0.45;d:0.22;d:0.15) 滤过除菌法 0.22um, 不耐热的血清等, 超净工作台:净化箱内空气 1.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紫外线照射 b.煮沸5min c.巴氏消毒法 d.流通蒸气灭菌法 e.高压蒸气灭菌法 2.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 b.排泄物-漂白粉 c.饮水-氯气 d.含血清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 e.温度计-75%酒精 3.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气灭菌法 4.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 c.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 e.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5.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______。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6.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____________。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7.常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____________。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8.常用于血清的除菌____________。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 滤过除菌法 c. 紫外线照射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9.将牛奶加热62℃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 b.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牛奶中的病原菌 d.使牛奶不含活菌 e.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 10.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a.100% b.95% c.75%d.50%e.30%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酚类 氧化剂 重金属盐类 醇类 烷化剂 表面活性剂 染料 酸碱类 ??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使菌体蛋白变性和凝固,失去生物活性,导致细菌死亡 破坏或改变蛋白质与核酸功能基团,使菌体酶蛋白失去酶的活性 使细胞膜通透性受损 重金属盐类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氧化作用 蛋白质变性凝固 灭活酶类 0.05%—0.1% 升汞 2% 红汞 0.1% 硫柳汞 1% 硝酸银 1%—5% 蛋白银 非金属器皿的消毒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 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氧化作用 蛋白质沉淀 0.1% 高锰酸钾 3% 过氧化氢 0.2% 过氧乙酸 2% 碘伏 0.5ppm 氯 10%—20%漂白粉 皮肤、尿道消毒、水果消毒 创口、皮肤、粘膜消毒 器材消毒 皮肤消毒 饮用水消毒 地面、厕所、排泄物消毒 氧化剂 烷化剂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菌体蛋白、核酸烷基化 10% 甲醛 0.05% 环氧乙烷 2% 戊二醛 浸泡消毒,空气消毒 手术器械、敷料消毒 精密仪器、内窥镜消毒 醇类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蛋白质变性凝固 干扰细胞代谢 70%—75%乙醇 50%—70%异丙醇 皮肤消毒 体温计消毒 酚类 作用机制 常用消毒剂 用途 蛋白质变性 损伤细胞膜 灭活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