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11课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精细化讲义(含解析)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49年至今)(1)建国初期,颁布《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建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2)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3)1978年后,平反冤假错案;“依法治国”成为政治体制改革重点;建立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曲折发展(2)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 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至今)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发表“九二共识”;2008年,两岸“三通”最终实现 (1)“一国两制”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并成功运用,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2)两岸关系逐步缓和并不断得到新发展 现代中国的外交(1949年至今)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三大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展现大国风采(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新时期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1)改革开放前: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2)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灵活务实,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为目的 第11课时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课标提示】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开始筹建新中国。
2.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形成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基本方针: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
(2)创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大会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3)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保障:《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4)实施
(5)意义
(1)判断: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2)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主要区别是(A)
A.社会制度不同 B.拥有的自治权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外交权利不同
(3)思考:1949年诞生的新中国,直到1954年才产生第一部宪法,但这不意味着其间存在着宪政的空白,其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共同纲领》发挥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两个文件:《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以多元史观的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史观: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2)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词汇每日记.ppt
- 露天铁矿采空场当作尾矿安全运行实践.doc
- 小升初英语必背单词(字母T开头).doc
- CSS背景background、background-position使用详解.doc
- 2014高考英语核心考点专题冲刺训练(三年高考概况+马年高考策略+三年高考回放演练)情态动词.doc
- 2014高考英语核心考点专题冲刺训练(三年高考概况+马年高考策略+三年高考回放演练)连词.doc
- 2014高考英语疯狂冲刺倒计时 单项填空(词汇大舞台)+阅读理解.doc
- 2014高考英语核心考点专题冲刺训练(三年高考概况+马年高考策略+三年高考回放演练)非谓语动词.doc
- 2014高考英语核心考点专题冲刺训练(三年高考概况+马年高考策略+三年高考回放演练)状语从句.doc
- 2014高考英语核心考点专题冲刺训练(三年高考概况+马年高考策略+三年高考回放演练)特殊句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