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复习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复习 世界角度认识中国 中国眼光观察世界 北约 华约 世界角度认识中国: 思考: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国际形势主要特点是什么?据此中国采取什么外交政策?在该政策指导下,具体制定什么外交方针?有什么重大外交活动? 美国 苏联 发展阶段 中国外交 方针 活动 新中国初期 两大阵营对峙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日内瓦会议 亚非会议 国际形势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现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成就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内 容 含 义 意义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另起炉灶 清除…,取消… 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不承认旧的…… 建立新的…… 巩固独立与主权,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保障…保卫…维护… 不至于处于… 改变地位 独立自主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 清除:帝国主义 两个阵营 尖锐对立 “一边倒”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从苏联 避免外交 孤立无援 内 涵 成 果 背景 目的 【轻巧识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 苏联 1949.10.3. 10 印度 1950.4.1. 2 保加利亚 1949.10.4. 11 印度尼西亚 1950.4.13. 3 罗马尼亚 1949.10.5. 12 瑞典 1950.5.9. 4 匈牙利 1949.10.6. 13 丹麦 1950.5.11. 5 朝鲜 1949.10.6. 14 缅甸 1950.6.8. 6 波兰 1949.10.7. 15 瑞士 1950.9.14. 7 蒙古 1949.10.16. 16 列支敦士登 1950.9.14. 8 阿尔巴尼亚 1949.11.23. 17 芬兰1950.10.28. 9 越南 1950.1.18. 成就一: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国家;印度: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 1950年2月14号,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成就二:出访苏联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首次提出: 1953年12月,中印在 地方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修改完善: 1954年周恩来访问 时,“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 (万隆)会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西藏 印缅 亚非 成就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过程: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特点: 包容性、开放性 知识卡片 时间:1954年4月至7月 地点:瑞士日内瓦 内容: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成就四:参加日内瓦会议 成就五:参加亚非会议(万隆) 知识卡片 时间: 地点: 内容: 特点: 方针: 精神: 1954年 印度尼西亚 万隆 国际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求同存异 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精神。 1)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 (05年全国卷一)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6分) 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4分)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同:被殖民主义奴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因+生态分析.do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分析.ppt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题分析.doc
- 现代生物进化论一轮复习分析.ppt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二轮复习分析.ppt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达标检测(人教版选修三)分析.doc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书本知识点总结分析.doc
-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反应与调控分析.ppt
- 现代生物学复习1分析.doc
- 现代诗对比教学课件分析.ppt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docx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docx
- 湖北省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pdf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2025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 PRP HSR 技术白皮书(英文版).pdf
- ELMA中国系统平台产品手册.pdf
- 2024届江西省赣州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