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正经--手少阴心经.doc
五、手少阴心经
1.极泉:
穴位:极泉
作用:疏经活血,清肺利咽,宁心安神,兴废起痿。
主治:心痛,胸闷,协肋疼痛,心悸,气短,悲愁不乐,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肘臂挛痛,肩臂不举,腋下瘰疠,腋臭。
取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可在极泉下1~2寸心经上取穴。
解剖: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刺灸法: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针刺而气至,即可出针,不留针。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别名:
2.青灵
穴位:青灵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清肝明目。
主治: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不举。
取法: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解剖: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其下有肱肌及肱三头肌;有肱动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别名:青灵泉。
3.少海:
穴位:少海 (合穴)(水)
作用:清心安神,疏经通络,行气活血。
主治:心痛如悬,目眩,健忘,发狂,善笑,痫证,头痛,项强,寒热,齿痛,肘挛,腋胁疼痛,瘰疠,四肢不举,上肢麻痹。
取法: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掌侧有正中神经肌支。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曲节。
4.灵道
穴位:灵道 (经穴)(金)
作用:宁心安神,疏经通络,利舌启闭。
主治:心痛,瘈疭,悲恐,暴暗,癔病,干呕,肘臂挛痛。
取法: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5.通里
穴位:通里
作用:宁心安神,疏经通络,调理气血,利舌和营。
主治:心悸,怔仲,头晕,头痛目眩,咽喉肿痛,口噤,舌强不语,暴喑,月经过多,崩漏,热病,心烦,面赤,颊肿,遗溺,肩臑肘臂内后侧痛。
取法: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解剖:同灵道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通五里。
6.阴郗:
穴位:阴郄
作用:宁心安神,通阳行气,调和气血,益阴固表。
主治:头痛,目眩,心痛,心悸,惊恐,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暗,喉痹。
取法: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解剖:同灵道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石宫,少阴郄,手少阴郄。
7.神门:
穴位:神门 (输穴)(土)
作用:宁心安神,调理气血,豁痰开窍,疏经通络。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不寐,健忘,失眠,痴呆,恍惚,癫狂,痫证,失音,喉痹,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遗溺,喘逆。
取法:在腕部,腕横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解剖:同灵道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兑冲,兑骨,锐中,中都。
8.少府:
穴位:少府 (荥穴)(火)
作用:清心泻火,宁心定志,疏经活血。
主治:心悸,胸痛,烦满,少气,悲恐畏人,阴挺,阴痒,阴痛,小便不利,遗尿,掌中热,小指拘挛、疼痛。
取法:在手掌面,当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肩处。
解剖:第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指浅、深屈肌,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四指掌侧总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9.少冲:
穴位:少冲 (井穴)(木)
作用:清热定志,宁心安神,醒脑开窍,泻热救逆。
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中风,昏迷,惊厥,烦闷,目赤,舌痛,呕吐血沫,掌中热,臑臂内后侧痛,手挛不伸。
取法: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经始,经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写字表字帖1.pdf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pdf VIP
- 新湘文艺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第二单元第七节《歌唱的艺术处理——菩提树》说课稿.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以上完整+答案+解析.doc VIP
- 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5 Lesson3 公开课课件.pptx
- 小学开学收心家长会PPT课件.pptx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VIP
- 湘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呵护呼吸系统健康.ppt VIP
- ADuM1200-1201中文资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