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找足三里穴? [足三里的位置]【穴位图】.docx
怎样找足三里穴? [足三里的位置]【穴位图】来源: 我爱艾灸 作者:虚空 谨铭 发表日期: 2010-12-26 20:38:25 阅读次数: 37069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艾灸养生公益网】/showart.asp?id=145足三里是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showart.asp?id=145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 足三里穴。/showart.asp?id=145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怎样找足三里穴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峭外一横指。[主治] 胃痛,腹胀,呕吐,泻泄,痢疾,消化不良,水肿,肠痈,乳痈,癫狂,下肢痿痹,喘咳,眩晕,心悸,疲劳羸瘦。[刺灸法] 直刺 0.5 - 2 寸。足三里 Zúsānlǐ[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泻泄,痢疾,便祕,乳廱,肠廱,下肢痺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羶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痺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刺灸法] 直刺1~2寸。[附注] (1)足阳明经所人为“合”。(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3)参考资料:1、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2、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3、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4、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昇,增强其免疫能力。足三里 合穴,属土。 [别名] 三里,下陵,胃管,鬼邪,下三里。 [穴义] 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名解]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足三里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场。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足三里。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足三里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所在之部。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路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溼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溼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5)胃经合穴。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穴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祇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执行规律] 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足三里穴足三里治风湿中。诸虚耳聋上牙疼。噎膈鼓胀水肿喘。寒湿脚气及痺风。足三里穴,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水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