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耳鼻喉科检查之操作技巧.doc
一般耳鼻喉科檢查之操作技巧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技能(OSCE)訓練 講師:莊俊義醫師
2006/4/2
檢查是為了對病情有進一步的了解,而避免於檢查過程中造成病人的傷害是很重要的 (Always keep in mind : “No harm to patient !” )。因此操作技巧的正確與熟練是每位初學者所要下工夫努力的。
在說明耳鼻喉常用器械的操作前,先向各位介紹一句很不錯的口訣,可以用來提醒初學者在操作耳鼻喉科器械時應該要注意的技巧:
「握筆手 蓮花指;合著進去 打開出來」
握筆手:操作喉頭鏡(laryngoscopic mirror)及後鼻鏡(postnasal mirror)時,用拇
指、食指和中指夾著柄部,如同握筆寫字的姿勢一般,這樣的拿法較
不會擋住操作者注視目標物的視線。
蓮花指:操作器械時,伸出食指或小指貼在病人的鼻翼、臉頰或下巴等部位上,
可利於穩定手及器械;伸出食指或小指的手勢宛如蓮花手印一般。
合著進去 打開出來:操作鼻鏡(nasal speculum)時,鼻鏡嘴端要以閉合狀態插入鼻孔,要以打開狀態退出鼻孔,如此才不會搓傷鼻子或夾到鼻毛。
頭鏡使用法1. 光源要放在病人右肩的後上方,直射的光線往往會引起燙傷,所以不使用。
2. 連接反射鏡和額帶的零件,不要放置成垂直而應該要成水平,反射鏡和眼睛
間要有段距離,才容易觀察。(圖l)
3. 對於初學者,建議先閉起右眼來練習,很快便能學會。
4. 將反射鏡中央的小孔放在左眼瞳孔的正前方,用左眼透過反射鏡中央的小孔注視要觀察的目標物。
5. 上下左右調整反射鏡的鏡面,使反射光能照亮目標物。
6. 張開原先閉起來的右眼,用雙眼同時注視目標物。
7. 反射鏡的焦距大約是17到20公分,所以試著前後移動你(檢查者)頭的位置,
要使反射光在目標物上能聚成一明亮小點,以達到最佳的聚光效果。
電源式頭燈使用法
1. 戴上電源式頭燈(圖2)時,燈要放在眉間的中央。
2. 插上電源,打開位於額帶後方的電源開關。
3. 調整頭燈的的方向使光線”對耳輪”往上推(圖3),再將耳鏡小心地插入外耳道內。
3. 要觀察右耳時,先用左大拇指及食指將耳郭往後上方拉,使耳鏡的軸和外耳
道軸一致,再將電檢耳鏡一樣小心地插入外耳道內。(圖4)4. 耳鏡如果插得太深,尖端就會碰到骨部外耳道而引起疼痛。
5. 按壓附於耳鏡上的橡皮球(圖4-1)可以對鼓膜吹氣施壓,以檢查鼓膜的活動性。
6. 觀察的要點: l)有沒有耳漏(膿汁),份量,性狀 4)有沒有穿孔、位置、形狀、大小 2)鼓膜的色調,腫脹,凹陷 5)其他(外耳道的狀況等) 3)短突,槌骨柄,光反射的狀態
圖4, 4-1
判斷鼓膜11項
項目 正常 異常 1. 顏色 桃灰白
珍珠白 紅色.火紅.白色沉積.
或依中耳變化而改變 2. 形狀 漏斗狀
圓錐狀 後縮.塌陷
或鼓出 3. 透明 半透明膜 暗晦.更透明
或白色不透光 4. 聽小骨 錘骨柄約佔1/2
側突不明顯. 側突及錘骨皺摺突出
錘骨柄變短 5. 中耳影像 中耳構造隱約可見 消失.更清楚.依膜的透明度及中耳變化決定 6. 可動性 活動良好 過動或不及 7. 血管 不明顯 明顯 8. 中耳積液 無 中耳有氣泡.顏色改變 9. 破孔 無 中央型.周邊型上鼓室型 10.分泌物 無 有顏色.味道.肉芽組織 11.光反射 呈三角形 可能消失或改變 .
正常鼓膜
前鼻鏡檢查
1. 鼻鏡要用左手拿。將鼻鏡向下地放在左手掌上,使嘴端碰到食指的末節,
而左把柄會碰到手掌的掌紋,拇指則貼著鼻鏡的支點(螺絲)。(圖5)
2. 握的時候要放輕,以中指及無名指藉者壓放鼻鏡的右把柄來控制鼻鏡嘴端
的打開與閉合。
3. 讓病人坐在椅子上,把鼻鏡嘴端合著狀態插入病人的鼻孔,然後才把鼻翼往
上推,再打開鼻鏡嘴端將鼻孔撐開來觀察。
4. 鼻鏡頂多只能插到鼻前庭,不可插得太深,否則鼻鏡的尖端碰到黏膜,病人
會感覺疼痛。
5. 將左手食指靠在病人鼻翼上,再伸出左小指貼在病人的臉頰上,如此便可以穩定左手及鼻鏡,將鼻鏡固定於病人鼻孔上。
6. 鼻鏡嘴端要以打開狀態退出鼻孔,如此才不會搓傷鼻子或夾到鼻毛。
7. 視診包括2個順位:(圖6)
第l順位:水平前視,檢查下鼻甲、鼻底、鼻中隔前下部
第2順位:讓病人的頭向後屈約30度,或檢查者自己將眼睛的位置放低,
從下方來看病人的鼻腔,此時可視診中鼻甲、中鼻道、嗅裂
8. 觀察的要點:l)下鼻甲的色調,有沒有腫脹。2)鼻中隔的彎曲,Kisselbach部位的狀態。3)總鼻道的膿汁,有沒有腫瘤。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