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部解剖资料.doc
[键入公司名称] 局部解剖复习资料 09级临床二大 09临床二大各位亲们 2011/11/19
感谢各位参与的亲们 第三章 胸部
第二节 胸壁、胸膜和胸膜腔
一、浅层结构
1、皮神经:(1)锁骨上神经,(2)肋间神经的前、外侧皮支
有节段性分布和重又叠性分布两种方式
2、乳房:(1)位置:成年女性的乳房位于第2-6肋高度的浅、深筋膜之间,(2)结构:乳房由皮肤,乳腺和脂肪组织,纤维组织构成,纤维组织主要包绕乳腺,并有纤维隔嵌入乳腺叶之间,将乳腺分隔为15-20个乳腺叶。乳腺周围的结缔组织发出许多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浅筋膜浅层,另一端连于浅筋膜的深层,称乳房悬1Cooper韧带。
注意:乳房手术切口的方向,皮肤表面呈橘皮样变,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之一。
(3)淋巴引流
外侧部、中央部——胸肌淋巴结(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
上部——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深部——经乳房后隙注入胸肌间的淋巴结,洒淋巴结
内侧部——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吻合
内下部——膈上淋巴结,并与膈下及肝上面的淋巴管吻合。
二、深层结构
1、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 ,穿经此筋膜入腋腔:胸内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分支穿出该筋膜至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
2、肋间隙
肋间肌(1)肋间外肌,斜向前下,(2)肋间内肌:斜向前止。(3)肋间暴内肌:仅存在于肋间隙的中1/3部,前、后部、均无此肌,肋间血管,神经直接与其内面的胸内筋膜相贴。当胸膜感染时,可刺激神经引起肋间神经痛。
肋间血管、神经:肋间后动脉起自于胸动脉,行于第3~11肋间隙内;肋间后静脉;肋间神经。
如在肋间隙后部进行胸膜穿刺,应没肋骨上缘进针,但不宜紧靠肋骨上缘;在肋间隙前部穿刺应在肋间隙中间进针,因为,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分为上、下支,分别沿肋上、下缘行走。
胸膜穿刺的穿行的结构:
从背部穿: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竖直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内筋膜—胸膜壁层
从外侧区穿: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前锯肌、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胸内筋膜—胸膜壁层
从胸前区穿: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胸内筋膜—胸膜壁层
5、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至第6肋间隙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
6、胸膜: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7、胸膜腔:为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延续共同围成左右 的密闭察管隙,腔内为负压,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相互移动形成的双层结构称为肺韧带,对肺有固定作用。
8、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从剑突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后部较深,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积液道先积聚于此。
胸膜隐窝:脏、壁胸膜之间的大部分互相贴近、因此胸膜腔是潜在的腔隙。壁胸膜各部互相转折处,即使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内,这就是胸膜隐窝。包括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肋膈隐窝是胸腔最低点,积血积液存积在此隐窝。
第三节 肺
肺呈半圆锥形。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借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2、
左肺根 右肺根 上方 主动脉弓(自前→后) 奇V(自后→前) 下方 肺韧带 肺韧带 后方 左迷走N,胸主动脉 右迷走N,奇V 前方 左隔N, 右胸N,心包隔血管,上腔V,右心房,部分心包
肺的血管有两个系统:肺动、静脉为功能性血管,完成器官交换;支气管动、静脉为营养性血管,供给肺氧气和营养物质。
第四节 纵隔
(1)四分法 以胸骨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以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胸骨与心包前壁之间为前纵隔,心包、心和出入心得大血管所占据的区域为中纵隔,心包后壁与脊柱之间为后纵隔。
(2)三分法 以气管、气管杈前壁以及心包后壁的冠状面为界分为前、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1)前面观 少儿的上纵隔可见发达的胸腺,成人则为胸腺遗迹,下纵隔可见部分心包。
(2)左侧面观 纵隔左侧面中部为左肺根,其前下方为心包形成的隆凸,前方有左膈神经和心包膈动、静脉下行;后方为兄主动脉、左迷走神经、左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上方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上缘与脊柱前面围成的食管上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胸段的上部;在胸主动脉、心包和膈围成的食管下三角内有食管胸段的下部。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前方下行时,发出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至其后方上行。
(3)右侧面观 纵隔右侧面中部有右肺根,前下方:心包形成的隆凸;前方:右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食管,奇静脉、右迷走神经和右交感干;上方:上腔静脉、右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