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例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汽车轮胎的刷子力学模型 指导教师 黄海波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4 学生姓名 柯三平 学号 0座机电话号码 开题日期 2007.11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档轿车也不断的映入眼帘。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而我也不例外,对汽车也产生了一种爱慕之心,对它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轿车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其开发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了整个汽车设计水平的优劣。轿车用轮胎的设计及其安装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它极大影响了轿车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轮胎的刷子力学特性所引起的胎面磨损是用户关心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车辆的寿命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性能,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
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少人只注意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较少留意轮胎,认为轮胎只需打足气就可以了,并不知道在当前的道路条件下,轮胎的技术状况与制动、转向系统一样是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足,车主应对轮胎有所了解才能安全使用轿车。
目前,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轮胎工程设计已从经验设计方法发展到以多学科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轮胎设计,大大地提高了轮胎工程设计的预见性。汽车整车厂对轮胎与整车匹配设计方面也形成了许多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的轮胎工程设计仍处于经验和半经验状态,缺乏有体系的设计理论,产品更新换代慢,质量也难以提高。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上所发生的事故,1/4是轮胎质量问题造成的。汽车整车厂对车辆和轮胎的匹配设计方面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经验,缺乏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和轮胎工业的发展。和整车生产一样,我国轮胎行业引进了先进的流水线,但许多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要使中国的汽车工业以及轮胎工业有所突破的话,我们必须为形成一个较完善的设计理论体系做大量的工作。
轮胎对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良好的通过性和操纵安全性都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行驶过程中,汽车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形成一块印迹区域,而印迹区域又划分为附着区和滑移区。在印迹区域内,存在着纵向力、侧向力和回正力矩,对胎面的磨损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磨损影响着轮胎的使用寿命。至今,轮胎动力学模型的发展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研究汽车轮胎的刷子力学模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能为轿车的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也为出现这类问题的轿车进行改进指出明确的方向。这个课题的研究,要考虑轮胎参数以及路面状况等复杂的因素。我特地去福明家园旁固特异零售商进行了调查,深刻了解了轮胎的基本知识。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轮胎的刷子理论力学模型,并对轮胎的纵向力、侧向力和回正力矩进行计算。改变静摩擦因素、纵向刚度和径向刚度等不同的参数,研究出这些参数的改变对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建立一个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同时,通过改善车辆的各项参数,减少轮胎的磨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同时也为用户节约用车成本。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查阅大量文献,了解轮胎的基本知识;
建立汽车轮胎的刷子力学模型,并对轮胎的纵向力,侧向力和回正力矩进行计算;
改变参数,分析各种参数对轮胎各种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结出各种参数对力学特性的影响趋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立轮胎刷子力学模型
改变参数,分析对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结出各种参数对力学特性的影响趋势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
技术路线:
调查报告→收集资料→轮胎参数实验→建立轮胎刷子力学的数学建模→改变参数,分析轮胎力学性能→通过计算、验证→建立精确的轮胎动力学模型
可以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五、参考文献:
[1]郭孔辉 著. 汽车操纵动力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01-163
[2]瞿宏敏 程军.汽车动力学模拟中的轮胎模型述评[J].汽车技术,1996, 7 :1-8
[3] 刘青 郭孔辉. 轮胎刷子模型分析Ⅰ.稳态侧偏 刷子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 1 : 19-22
[4] 刘青 郭孔辉. 轮胎刷子模型分析Ⅱ.稳态纵滑与纵滑侧偏刷子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 3
[5] 于志生.汽车理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10
[6] 王成焘 姚振强 陈铭. 汽车摩擦学[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年
[7]庾晋,周洁.影响轮胎磨损因素的探讨[J]. 轮胎工业 2002年第22 卷
[8]Ichiro Kageyama,Satoru Kuwahara. A study on tire modeling for camber t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