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训课件--妊娠合并APS.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 肝素联合阿司匹林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诊断APS者,阿司匹林合并肝素的治疗方案比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活产率达54% 治疗 激素 使用强的松并没有提高新生儿活产率 治疗 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联合肝素及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与单纯使用肝素和阿司匹林相比,没有显著降低流产率 治疗 2011年中国标准 一般不需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除非对于继发性APS 抗凝治疗主要应用于aPL阳性伴有血栓患者或抗体阳性又有反复流产史的孕妇 无症状的抗体阳性患者不宜进行抗凝治疗 治疗 2011年中国标准对妊娠合并APS的治疗建议 既往无流产史 小剂量阿司匹林 妊娠前10周发生的流产 小剂量阿司匹林 既往有妊娠l0周后流产病史 确认妊娠后,肝素5000单位 bid,至分娩前停用 既往有血栓史 妊娠前开始用肝素或LMWH抗凝治疗 产后 产后应该继续抗凝治疗6-12周,如果可能,在产后2-3周内可以把肝素改为华法令 治疗 2011年美国标准对妊娠合并APS的治疗建议 有血栓形成史 推荐整个孕期使用预防剂量的肝素抗凝治疗并延续至产后6周 无血栓形成史 可以考虑孕期及产后6周使用肝素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 不推荐使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 谢谢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 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引起 临床表现 动静脉血栓形成 病理妊娠 (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 血小板减少 APS与妊娠 血栓形成 ?复发性流产 ?胎儿宫内窘迫 ?宫内生长受限或死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APS与复发性流产 典型的由APS引起的流产发生在10周以后 但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妊娠10周前流产 流产发生时间与抗体滴度无关 APS与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人群:15%存在APS 正常人群:2%存在APS 复发性流产合并APS 不干预:妊娠至足月无合并症几率10% 干预:80%左右 APS分类 原发性APS 继发性APS: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暴发性APS:短期内广泛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上述分类有争议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L) 抗β2糖蛋白-I抗体(Anti-β2 glycoprotein-I antibody) 其他抗体:不能提高目前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I抗体 组成 lgG/IgM型免疫球蛋白 lgG/IgM型免疫球蛋白 lgG/IgM型免疫球蛋白 检测方法 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 间接测定 ELISA法 直接测定 ELISA法 直接测定 阳性判定 初筛/确诊试验1.2 aCL-IgG40GPL 或aCL-IgM40MPL 或滴度正常人群99%的上限 滴度正常人群99%的上限 特异性 高 低 中 敏感性 低 高 与aCl相近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阳性不一定发生血栓 12%健康人中lgG/IgM型aCl阳性 其他疾病或药物可诱导抗磷脂抗体阳性 抗磷脂抗体 伴随抗磷脂抗体阳性的疾病状态或药物 疾病 梅毒和艾滋病、Lyme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疾病分别有 93%、39%、20%、20%的aPL阳性率 一些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肾母细胞癌、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等亦可出现aCL或抗β2-GPl抗体阳性 药物 酚噻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肼苯达嗪、苯妥英钠、奎宁、普萘洛尔和口 服避孕药 抗磷脂抗体 因而磷脂抗体的诊断需具备以下条件: a)同时具备临床表现和抗磷脂抗体阳性 b)抗磷脂抗体需间隔12周重复检测 发病机制 aPL抗体阳性患者血清 妊娠BALB/C小鼠 流产/死胎 病理:蜕膜坏死,血管内IgG机纤维蛋白沉积 动物试验 提示aPL抗体引起损伤 发病机制 假说 免疫反应机制 抑制前列腺环素释放 抑制蛋白C-蛋白S复合物活化 促进血小板聚集 激活补体通路 激活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 结合β2糖蛋白I -磷脂复合物 发病机制 免疫反应假说 aPL与细胞表面磷脂结合,引起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Coombs阳性溶血相关 发病机制 抑制前列腺环素释放 2例血栓史患者血清 流产史的SLE患者血清 抑制兔动脉前列腺素释放 具有LA活性 抑制鼠及牛内皮细胞释放前列腺素 假说:APL抑制前列腺素释放,增加血小板粘附作用 但不是所有APL阳性均有前列素变化 发病机制 影响内皮细胞 调节蛋白-蛋白C-蛋白S通路与血栓形成相关 遗传性蛋白C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