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西族东巴文 * * 第八章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2、明确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3、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4、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5、形成的因素; 6、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和作用; 7、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一节 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 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 保持和改革 第一节 重视和保障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 使用和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使用的一种语言; (2)几个民族使用相同的语言;民族的部分成员或全体成员转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回、满族 (3)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4)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的同时,兼通其他民族的语言。 1、语言使用情况 (1)汉 藏----29个民族 (2)阿尔泰----17个民族 (3)南 亚----3个民族(佤、德昂、布朗) (4)印 欧----2个民族(俄罗斯、塔吉克) (5)南 岛----1个民族(高山) 五大语系 53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总数达80种以上。 (1)一个民族使用一种文字; (2)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 (3)几个民族使用一种文字。 2、文字使用情况 (1)象形表意----东巴文 (2)音节文字----彝族、哥巴文 (3)字母文字----蒙古 (4)由汉字变体而来的方块字----壮族 四大文字类型 建国前 20个少数民族有文字(回、满、畲族) 建国后 有6个少数民族新创制了文字 27个民族有文字,总数达39种。 3.内蒙古民族语言文字情况 内蒙古(中国) 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 新疆卫拉特(俄罗斯) 蒙古语 蒙古语 蒙古文字是13世纪初,在回鹘文字的基础 上创制的。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曾命西 藏喇嘛八思巴在藏文和古梵文的基础上创 制了“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14世纪, 又进行了改革。 语法完备,词汇丰富 1980年,内蒙古林郭勒盟正蓝旗 的察哈尔语音定为蒙古族的 标准语音。 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布特哈、齐齐哈尔、新疆三种方言 没有文字 清代使用满文,辛亥革命后用满文蒙文 达斡尔语 鄂伦春语、鄂温克语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15个元音,18个辅音 使用汉文、蒙古文 鄂伦春语 二、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1.共同的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同民族的形成、发展有密切关系。 2.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 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主张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 学习语言文字。 态度 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制定依据 1、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2、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是民族间互相交往、发展繁荣的工具。 3、语言文字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生产、饮食、起居、服饰、娱乐、节庆礼仪、婚姻、丧葬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本民族内通行的各具特色的传统性的喜好、风气、习尚、禁忌等。 1 2 3 4 5 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着 密切联系。 与经济生活、包括经济条件、经济特点、 生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与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社会 斗争密切相关。 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联系。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和作用 民族性 群众性 地区性 传统性 变异性 特点 作用 第一,民族风俗习惯对各民族 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民族风俗习惯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