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货币政策(新).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货币政策 1.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演变,理解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 2.掌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和主要中间目标的优缺点; 3.了解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构成,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其优缺点; 4.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理解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 三者的关系是: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及演变 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稳定币值这一单一目标开始,货币政策的目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和汇率 30年代以后,充分就业和稳定币值 40年代末-50年代初,稳定币值 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危机) 〈三〉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之间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 长远看,各目标之间是统一: 经济增长是基础 物价稳定是前提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 从短期看又有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此消彼长关系 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 通胀率(P`) 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矛盾的关系还表现在。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5.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四)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1.单一目标论。单一目标论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或者发展经济。 2.双重目标论。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 3.多重目标论。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法》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也称为中介指标,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 中间目标之所以重要,在西方货币理论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人们长久以来认识到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具有滞后性和动态性,二是为避免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设置中介目标的原因 最终目标实现需较长时间,非数量化,理想化。 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政策制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中介目标的作用(意义): 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名义锚;反馈信号;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1、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三、常用的中间目标 1、货币供应量 2、利率 3、汇率 4、基础货币 5、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给量 优点: 三性表现强,且作为经济内生变量(顺循环)和作为政策外生变量(逆循环)易于区分。 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最易直接控制的。 货币供给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高。 缺点: 金融创新和资本全球化模糊了货币供给层次并增加了中央银行统计的难度。(不是纯粹的外生变量) 难在变量选择M0,还是M1,还是M2 货币流通速度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断下降。(时滞) 利率 优点: -可测性强。 -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 -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 缺点: -央行只能调控名义利率。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 -利率既是经济变量,也是政策变量,易造成错误判断。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上世纪50至60年代,各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不尽相同,但主要是利率;接着,上世纪70至80年代,各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大体一致,即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进入1990年代以来,各国大都屏弃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转向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四、我国中介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 一直沿用贷款规模和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理论依据是:贷款=存款十现金,同时货币都是通过贷款供应的,因此,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加速了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