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管理2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 遗传代谢病概述 怀化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 介绍筛查的主要四种疾病 概述 遗传代谢病(IMD): 是由于人体内某些酶、膜泵及受体等的生物合成遗传缺陷所致,大多数婴儿期起病,涉及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 目前已经发现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达400多种,常见的有30多种,总发病率约占出生人口的1%。IMD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还影响智能发育。 在我市: 1、苯丙酮尿症患儿 大约2.8万个新生婴儿--------有1例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 2566个新生婴儿--------有1例 2011年--甲低疾病经济负担1227618.76 元 怀化市于2004年开始上述2种疾病的筛查。 2006年增加了发病率较高G6PD的筛查。 2015年增加CAH的筛查和其他25种代谢性疾病筛查(串联质谱法) 怀化市自2004-2014年共筛查活产新生儿30余万,确诊甲低患儿123人,PKU患儿8人,均得到良好的治疗。2014年确诊G6PD患儿150人。 我县2014年新生儿疾病筛查4817人,确诊甲低患儿3例,PKU患儿1例,蚕豆病11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cortical hyperplasia,CAH),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酶系中某种或数种酶的先天性缺陷(目前能识别的六种酶,分别为:21-羟化酶缺陷、11B-羟化酶缺陷、17-羟化酶缺陷、3β羟脱氢酶缺陷、皮质酮甲基氧化酶缺陷及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 ),使皮质醇等激素水平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 由于皮质醇水平降低,负反馈抑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激素(ACTH)的作用减弱,致ACTH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增生和分泌过多的该酶作用前合成的激素和前体物。 临床表现: 21-羟化酶缺乏的患儿最常见,且症状较为明显,出现低血钠、高血钾、循环衰竭、失盐危象可发生与生后数周内,危及生命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分为典型和非典型,典型包括(失盐型、单纯男性化) 1.失盐型 临床表现最重的一型。除了雄激素过多引起的男性化表现外,有明确的失盐表现。 失盐的临床表现可以是一些不特异的症状,如食欲差、呕吐、嗜睡和体重增加缓慢。严重病人通常在出生后1~4周内出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高肾素血症和低血容量休克等肾上腺危象表现。 2.单纯男性化 与失盐型比较,除没有严重失盐表现外,其他雄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占经典型病人的1/4。 3.非经典型 也称为迟发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只有轻度雄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女性患者在出生时外生殖器正常或轻度阴蒂肥大,没有外生殖器两性畸形。轻度雄激素过多的症状和体征差异很大,很多受累个体会没有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儿童阴毛提早出现,或年轻女性中表现为严重囊性痤疮、多毛症、多囊卵巢、月经稀发甚至闭经。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女性病人也存在生育能力下降,程度比经典型病人轻。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后及应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1.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针对失盐型患儿) 2.长期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一方面可补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的不足,一方面可抑制过多的ACTH释放,从而减轻雄激素的过度产生,故可改善男性化、性早熟等症状,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2)盐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可协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使ACTH的分泌进一步减少。可口服氟氢可的松,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停药。因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压。 在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17-羟孕酮或尿17-酮类固醇,失盐型还应该监测血钾、钠、氯等,调节激素用量。 3.手术治疗 男性患儿勿需手术治疗。女性两性畸形患儿宜6个月~1岁阴蒂部分切除术或矫形术。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G-6-PD缺乏症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G6P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溶血性贫血大致相同。 本病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多数患者,特别是女性杂合子,平时不发病,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症状。常因食用蚕豆、服用或接触某些药物、感染等诱发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急性溶血反应。因G6PD缺乏诱发的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肝、肾、或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G6PD缺乏症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据中山医大的一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