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题名称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之知识助我成长.doc

课题名称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之知识助我成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之知识助我成长

课题名称: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之知识助我成长 引用课标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能够自觉受教育的义务。 目标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 【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教学难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收集“知识改变生活”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第58页故事,思考: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小结引出课题。 将教育对人的作用生动化,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新 课 教 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笛福的信。 (1)根据假设续写故事: 假设笛福的孩子最终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假设笛福的孩子最终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2)学生交流续写的故事,讨论两种不同的假设带来的结果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与否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可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设置情境,通过课堂演练,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强真实感受。 提供两则故事:(见附录) (1)大眼睛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2)放羊娃的故事。 并设问:苏明娟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放羊娃靠放羊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呈现资料,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接受教育与否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 学习语文,能使我们 ; 学习数学,能使我们 ; 学习物理,能使我们 ;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 学习思想品德,能使我们 ;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小结:对个人来讲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但是,每位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都得到保障了吗? 呈现事例——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是外来打工人员的聚居地,来自河南农村12岁的孙小燕和8岁的弟弟孙向阳随着父母两年前来到了北京。小燕的父母在工厂里打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小燕的奶奶就带着姐弟俩挤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点钟,姐弟俩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张望。过了一会,一个女孩子匆匆来到小燕家中。来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学。小燕把自己头天晚上写好的作业交给了小娟,拖她带到学校让老师批改。看着好朋友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小燕心里很难受。今年2月16号,也就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燕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槐房实验小学被丰台区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随着实验小学搬迁到了十几里外的大兴县。因为路途远,学生们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去上学。小燕姐弟俩因为交不起每学期增加的200元车费失学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读四年级,弟弟向阳今年读二年级。失学以后,姐弟俩每天在家坚持自学,按照课文的要求写作业。虽然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似懂非懂,但他们仍然读的非常认真。热点辩论 :辩题:少年失学谁之过?[教师事先把学生分为五组,分别代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要求:1、寻找对方的责任 2、尽力为自己开脱记住:你给对方找的过失越多,你的责任越小,为自己开脱的越好。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让我们赶紧行动吧。[第一阶段:学生看书、资料,自由讨论,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教师应随时调控、并适时转移矛盾,挑起战争。小燕和弟弟虽然失学在家,但仍坚持自学,她的经历令人心痛。但是,是谁剥夺了小燕上学的权利,谁又应该在失学少年的遭遇中承担责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热点辩论。同学们的辩论很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