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句式篇】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2.“乃、则、即、皆、本、亦、诚”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区别。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宾语前置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不知句读,不解惑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图利、“唯命是从唯从命”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面向南坐” 2、主谓倒装 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即“汝之不惠甚矣”。 ②渺渺兮予怀《赤壁赋》,即“予怀兮渺渺”。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介词+名词、代词)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 1.“以……的形式。2. “于……的形式。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客有吹洞萧者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⑤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承前蒙后,例如: ???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承前 ??? ②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蒙后 ???????2、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鼓 )而竭(《曹判论战》)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