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在关联—兼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时代价值.doc

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在关联—兼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时代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在关联—兼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时代价值

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内在关联  ——兼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0;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2—0011—07 一 把人看成是哲学的出发点,并且把哲学看成是人学,都不是始自马克思。古希腊文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浓厚深切的人本关怀,“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1〕。普罗泰哥拉说得明白:“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人既然是世界的中心,当然也是哲学的中心。苏格拉底的努力常常被后人看成是“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生哲学”,从而真正成就了“哲学”。这就是说,以人为中心,乃哲学的本色。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一条万世不渝、策励着一代又一代哲人不懈探索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如果说古希腊哲学“开创了后世哲学的典范”,那么可以说,后来的哲学(撇开中世纪那种直接蔑视和摧残人性的宗教神学)都是,也应该叫作人学(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文艺复兴本身就是对古希腊人文传统的复兴,这一复兴因为坚定地反抗以神为中心的基督神学,以及对科学精神的高扬,同时也开创了人学的近代形态。卢梭以及法国唯物主义者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于人的完备的知识理论;费尔巴哈则直接将自己的哲学定名为“人本学”,把从“神的哲学的批判”转变为“建立人的哲学的批判”当成自己的全部哲学使命〔2〕;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本身就是传统西方哲学完成了的主体性哲学形态。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中世纪以后力图实现上帝世俗化、人本化并体现了深切的人生关怀的宗教哲学也应该叫作人学。 然而,上述应该成为人学的传统哲学并没有真正成为人学。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传统哲学尚未形成对人的合理理解:第一,许多传统哲学家都只是抽象地设定了人,这种抽象的设定虽然包含了对人的某种理想性理解,但这种理解与人的活生生的生存活动却是相异在的、甚至是相敌对的。第二,一些自然主义哲学虽然看到了人的生命存在,但却只是在一般生物学的意义上理解人,而没有看到人与一般生命物存在的本质差别。基于上述对人的理解,传统哲学家所建立起的人学要么是关于人的形而上学,要么干脆就是关于人的生物学。(注:这两种理解模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形而上学想人是从生物性方面想过来而不是想到人的人性或人道方面去。”(参见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6 页)而人的生物学理解模式正是把人的生存根据与具体实存活动割裂开来的必然结果。) 二 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的理解,从而使人真正成为哲学的出发点,进而展开了人学的合理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哲学赋予了人学以真正的哲学品格,也使“哲学”具有了真切的人性内涵。 把人看成是哲学的前提,实际就是肯定感性的人对于哲学活动的首要意义,这一态度隐含着一种基本的无神论与唯物主义立场。真正把感性的人确立为哲学的前提,就必须将感性本身本体论化,但这一点是传统西方哲学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在传统西方哲学中,所谓本体论就是指由柏拉图开创,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正式确立起来的以抽象的、实体性的概念的推演来寻求某种绝对普遍性,从而解释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纯粹原理体系”。这就是说,本体论的本性即超验性,凡成为本体的都是超验的实体性存在,故感性的根本不可能成为本体的,更不可能建立什么感性本体论。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注定是与感性的人相异在的,要真正赋予感性以本体论的意义,不仅要赋予感性以新的理解,同时还必须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进行一番根本的改造。在马克思那里,这两项工作是放在一起完成的。首先,马克思强调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就必然存在一种“依靠自己而存在”的依据,因而感性、感觉作为人的最真实的存在状态对人来说必然具有一种本体论的意义,“人的感觉、情欲等不仅是狭义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界)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3〕。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4 〕换句话说,“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之所以成为“历史”的首要前提,就在于人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即通过“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5〕的生产性活动从而将自身与动物区分开来, 但要真正达到这一点还不能仅限于“人自身的肉体组织活动”,而必须同时取得这种生产活动的生活意义,使得这样一种物性的生产活动不至于与人的生活相异化。因此,作为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6〕。 显然,马克思不仅是在自然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