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保养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胃保养 窦海霞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2012.3.21 脾胃不和 1、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4、症状 5、类型诊断 1、概念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打嗝),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2、病因 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 洁 、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3、临床表现 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以食欲减退,食后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证。 常见于胃脘痛、腹胀、呕吐、 嗳气、泄泻、便秘 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 4、症状 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 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 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 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 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 5、类型诊断 (1) 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象: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 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象: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 舌象: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4)胃阴不足 症状:胃脘隐痛,或脘痞不舒,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胃脘嘈杂,或干呕呃逆,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象:舌质红,干燥,舌苔少或没有。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5、类型诊断 热证:舌头偏红(精油:佛手+薰衣草+基础油) 寒湿:舌苔白厚(精油:姜+柠檬+基础油) 湿热:舌苔偏黄(精油:佛手+柠檬+基础油) 脾虚:舌苔厚,发白无血色,有齿印,水滑苔,轻度水肿 (精油:佛手+姜+基础油) 肝气郁结:舌红苔黄,口苦(精油:佛手+基础油) 6、顾客建议 饮食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品种丰富多样 保持愉悦的心情 适量的运动 充足的睡眠 7、食疗推荐 山药薏苡仁粥 莲子芡实粥 莲子猪肚汤 山楂麦芽粥 薏米小豆粥 八宝粥 参枣粥 茯苓糕 8、胃肠保养的作用 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腹胀,打嗝等症状 增加食欲,增强体质 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9、艾灸及中药包作用 艾灸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背部敷中药包功效(被动运动): 疏通经络,调理脾胃,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加速新陈代谢,祛湿排毒减脂,消肿止痛,肩颈舒缓,消疲减压,放松身心,除烦安眠 10、胃肠保养注意事项 孕妇不能做胃肠保养(女性经期可以做,有疏通作用) 艾灸时艾条灰不能掉落身上(点艾条时加点酒精容易点着) 艾灸时距离皮肤1~2公分,食指中指贴在皮肤上感觉温度,热了就移开 一般灸到皮肤发红发热时即可,一般灸20分钟左右 灸完及时把艾条熄灭 11、按摩及艾灸主要穴位 肚脐(神阙)上:上腕,中脘,建里, 下脘,水分 肚脐(神阙)下:气海,关元 肚脐(神阙)两边:天枢,大横 11、按摩及艾灸主要穴位 嗳气(ǎi qì )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建里: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3寸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天枢: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4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攒竹:在面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心处,或者 以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间的皮肤边缘上,拇指尖下即是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 承浆:下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廉泉:在颈部,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天突: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