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第一节16
甲和乙可能代表失业者或残疾人,丙可能代表工人,丁可能代表企业主,戊可能代表贵族。 1、如果蛋糕做得足够大,就可以实行按需分配。 分蛋糕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如果按资分配会造成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如果采用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就会出现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 “公平不等于收入的平等,不等于健康状况的平等,也不等于任何其他具体结果的平等,而是对一种机会均等的状况的探求。” ——《世界银行2006年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初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依据(公有制和生产力水平) 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 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 (2)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需要; 第二、在平等原则基础上构建平等的经济利益关系的需要; 第三、保证人民经过努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制度的另一特点)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生产要素占有权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涵义 生 产 要 素 第一类——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或工具 投入生产的土地、设备、厂房、工具、原料等 第二类——人的劳动:包括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主要包括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第一、生产要素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物质基础); 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现阶段经济制度(经济基础); 第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客观要求;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 类型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类型二、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 类型三、按管理和知识类生产要素分配; 类型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方式) (1)参与分配主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工人。 (2)收入形式:按劳动力价值收入(资本主义工资)。 (3)特点:体力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类型二: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 (1)参与分配主体:资本所有者。 (2)收入形式:利息、股息、红利与租金。 (3)特点:将货币或资本借人或存入金融机构。 类型三:按管理和知识类的生产要素分配 (1)参与分配主体:管理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劳动成果。 (2)收入形式:管理、专利与信息费。 (3)特点:管理与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里的工人) (2)按资产分配(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3)按经营管理分配(农村家庭经营者、个体经济、私人企业主、“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公有企业的承包者) (4)按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知识产权、技术专利、信息等所有者或拥有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群体深入剖析 互动话题: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错误,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领域的实现和保证,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营企业主个人收入属于经营收入分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有利于充分激发活力;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1)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2)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3)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调节高收入。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适应和引领) 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河南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