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菌分类学研究导师:蔡玉梅作者:王金叶暗色丝孢真菌分类研究目录三、技术路线四、暗色丝孢真菌鉴定方法五、实验方法六、研究意义一、研究内容丝孢菌纲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界腔孢菌纲暗色丝孢真菌(Dematiaceoushyphomycetes)是无性丝孢真菌(Hyphomycetes)的重要类群。该类群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具色泽,并在分生孢子座或者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作为一种腐生真菌,可在各种自然基质上完成生活史,如植物、昆虫以及一些其他真菌。二、研究背景全世界已承认丝孢真菌1500余属(Shifertetal.,2011;ShifertGams,2011),其中暗色丝孢真菌约占650余属。资料统计约25%-35%的暗色丝孢真菌属种来源于凋落枯枝基质,约100多个属的多数种直接来源于凋落枯枝基质。中国菌物种数估计约18万种以上,中国目前已发现菌物约1.48万种,其中暗色丝孢真菌约占1/3。我国南方凋落枯枝资源丰富,巨大的真菌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及研究利用。真菌的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以有性生殖器官和有性孢子为依据,但丝孢真菌(传统概念的半知菌)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不具备有性生殖的特点。丝孢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约占全部已知真菌的30%左右,为研究和应用方便,该类群被提出作为一相对独立的大类群。早期,无性丝孢真菌分类特征极不统一,许多真菌学家所持分类观点不尽一致,如Costantin(1888)主张以分生孢子在产孢梗上着生特点为分类依据;Vuillemin(1910)注意到产孢方式的动态特点并据此区分分生孢子的类型;Hughes(1953)提出以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和产孢梗延伸方式为丝孢真菌的分类依据等。Holubova-Jechova(1990)总结前人研究结果概括讨论了无性丝孢真菌的分类标准。暗色丝孢真菌分类标准在多年分类研究基础上,继承前人分类观点,较系统地概括了凋落枯枝暗色丝孢真菌属、种级划分标准:对于以腐生为主的凋落枯枝暗色丝孢真菌,应以自然基质上的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别依据;对于单孢分离可培养的,其培养条件下的特征和产孢表型可作必要补充;以载孢体的类型、产孢细胞的延伸方式及孢子形成方式为属级分类的主要依据;产孢位点特征、分生孢子脱落方式(裂解式/破生式)及其突出形态属级鉴别标准;产孢梗的分枝类型、产孢细胞形状、刚毛及子座有无等特征对少数属的划分具一定参考价值;暗色丝孢真菌分类标准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隔膜、色泽、孢壁纹饰及附属部件特征等是分种的主要依据。在近似种间,共同的、突出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属的划分也有意义。分生孢子隔膜的有无,形成的顺序和位置,在不同种间,有时甚至在不同属间有稳定的差异,也可作为分种(属)的标准之一;在种级分类标准中,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和隔膜视为主要标准,分生孢子附属物及色素沉积等则通常视为次要标准。三、技术路线凋落枯枝标本采集、整理标本保湿培养、种菌观察种菌分离纯化与保存种菌分生孢子诱发及玻片制作形态学观察与描绘、光学显微镜照相、菌种鉴定菌种保藏自然基质种菌分生孢子和产孢梗的玻片制作形态学分类法数值分类法生物化学方法四、暗色丝孢真菌鉴定方法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及同工酶凝胶电泳技术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胞壁组分分析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真菌DNA碱基组成分子杂交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线粒体DNA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形态学分类法主要根据种菌的菌落、分生孢子梗、产孢细胞以及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和产孢方式进行鉴定。依据凋落枯枝暗色丝孢真菌属、种级划分标准对目的种菌进行分类,确定其属、种。1234载孢体的类型(1)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特化形成的、其上着生分生孢子的一种丝状结构。载孢体:由菌丝特化而用于承载分生孢子的特殊结构。(2)分生孢子器(pycnidium):是一个球形或瓶形的结构,在器内壁四周表面或底部生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A)。(3)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许多分生孢子梗紧密聚集成簇,形成垫状,分生孢子着生于每个梗的顶端。这种结构称为分生孢子座(B)。(4)孢梗束(synnema):分生孢子梗的基部联合成束状,束丝顶端分开而且常具分枝,分生孢子着生在无数分枝的顶端。此称孢梗束(C)。(5)分生孢子盘(acervulus):在寄主的角质层或表皮下,分生孢子梗簇生在一起而形成的盘状或扁平状的结构。其中夹杂有或没有刚毛。分生孢子梗自薄而平展或厚而垫状的拟薄壁组织上面形成(D)。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按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的基本形式,其形成方式分为:1)体生式分生孢子2)芽生式分生孢子由产孢细胞以芽殖的方式产生,产孢细胞的某一部分向外凸起并生长膨大形成分生孢子。又分为:全壁芽生式分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