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战后台湾经济的腾飞
* * 第八讲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的恢复 20世纪60—70年代台湾经济的腾飞 20世纪70—80年代台湾经济的结构调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当前台湾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一.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的恢复 1.50年代初的金融改革 (1)币制改革 1946年7月1日,中央银行授权台湾银行在台湾发行新货币,即通称的“旧台币”。旧台币分1元,5元,10元三种,共发行30亿元。 不久,受大陆金圆券贬值的影响,旧台币迅速贬值,导致通货膨胀。为此,进行了第一次币制改革。1949年4月,台币不再与金圆券挂钩,而直接与美圆挂钩,汇率为80000:1。 为进一步稳定货币金融体系,6月,以80万两黄金作准备金,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 (2)高利率政策 目的: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控制物价,积聚社会有限资金。 1950年3月,颁布“优利存款”的特别制度:每次进存金额不得低于300元;每次存储时间不得低于1个月;利息为月息7%,相当于年息125%。 效果:存款总额由3月底的600万元新台币增加至6月底的2800万元。有效遏止了通货膨胀。1950年的前3个月,通货膨胀率为10·3%,到第二季度降为0·4%。 1951年,月存款利息为4·2%,相当于年息64%。到1952年9月,存款总额为5·41亿元,相当于货币供给的56·4%,收效显著。 2.土地改革与经济基础的奠定(1949—1953) (1)背景 ① 土地占有严重不均。农村人口11·69%的地主占有56·01%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88·31%的农民只占有22·24%的耕地。 ② 农村的租佃制度严重恶化,地主与佃农的对立势同水火。 ③ 大陆失败的沉重教训。 ④ 社会基础,蒋政权与地主联系的减弱。 (2)内容 “三七五减租”:限定租额,规定地主出租耕地收取的地租租额不得超过主要收获物总量的37·5%。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灾歉之年地租减免。 公地放领:放领对象为承租公地的自耕农,雇农,佃农,半自耕农等。放领额,依每户农民承购水田0·5甲至2甲,或旱地1甲至4甲。价格:按各种土地主要作物全年收获量的两倍半计算,地价不记利息,由购地者以实物分10年偿付。 耕地有其田:地主可保留其出租耕地中等水田3甲或中等旱地6甲,超出部分由政府后由承佃户承认购;政府征收价格为各等土地全年收获总量的2·5倍,支付方法以70%的土地债券和30%的公营事业股票搭配补偿;承购土地者按规定地价,另加年息4%,以实物分十年偿还,每年负担加上土地税不超过收获物的37·5%。 (3)评价 ① 农民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自耕农比例增加(1953年为55%),佃农比例减少(21%),使台湾农村的封建租佃关系走向解体,近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社会模式建立起来。 ② 大多数农民变为自耕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1952年,产量恢复到1939年的水平,1952—1962年,生产总额增加了57%。 ③ 城乡联系日益紧密。 ④ 农村资金大批向工商业转移。 3.“以农养工,以工促农”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在土地改革完成后转向农业教育,技术推广,土地利用,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1953—1956年间,农业生产年增长率为5·7%,1957—1960年间为4·3%. 结果:(1)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1959年大米产量为185·63万吨,出口9·096万吨;(2)当局以租税用实物缴纳,米肥不等价交易以及粮食低价政策,获取了大量农业资金,加速了工业的资本积累;(3)农业结构向多元生产发展,使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出口大量增加,为工业发展赚取了大量外汇,其中仅米糖出口,一年就可获得一亿美元的外汇收入。(4)为稳定物价,支持军事财政发挥了作用。 4.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平衡国际收支 保护性措施: 进口管制; 复式汇率,以汇率手段调节物资进口数量和构成,以差别待遇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 关税保护,从1948—1955年,平均关税从20%上升到55%; 出口退税;租税减免;优惠融资政策;设厂限制等,以防资源浪费,将工业导向合理的途径。 5.实行官民并举方针 国营企业的双重目标与内在矛盾:社会取向与利益趋向 1952年,台湾工业生产中公营事业的比重为56·6%,民营事业为43·4%。 1959年,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公营事业,1964年第三期经济建设计划完成时,比重已上升为56·3%,形成了台湾50年代“大厂主内,小厂主外”的经济形态。 二.20世纪60—70年代台湾经济的腾飞 1.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扩张 (1)背景 台湾市场趋于饱和(人均收入150美元); 自然资源贫乏,初级工业发展缺乏后劲; 农业人口过剩,失业现象严重,年增长率为3·4%,1929年农业人口为292万,1960年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学基础》期末试题、选择填空简答题题库、单项选择题题库、判断正误题题库及答案10套(试卷号:2704).pdf
- 汉语语法 - 石毓智.pdf
- 河西新区棚改(城中村)安置小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课程教学大纲.doc
- 30题汽车标定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四年级的乘除法混合脱式计算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pdf
- 除法脱式计算简算四年级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pdf
-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doc
- 100道脱式计算含竖式答案 四年级脱式计算题100道 简算 简算,更要简单.docx
- 佳能R62使用说明书【必威体育精装版完整电子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