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VIP

“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教师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便是将这种对话不断深入,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过程。   一、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大意是,善于提问的老师提问时就像要伐下坚硬的树木,先从容易的部分开始,然后再伐它坚硬的枝节,等到一定的时候,树木就会迎刃而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串”时不妨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一些比较艰深的主题从浅易的问题入手。教学贾平凹散文《月迹》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月迹”吗?2.文中的孩子们分别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怎样的月迹?3.哪里的月迹最令你喜爱?试赏析语句。4.孩子们所追寻的月亮是美的化身,美丽的月亮还象征着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串,让学生抓住“月迹”这一特殊景物,把握文章线索,由外在具体的月亮形象逐层深入去探寻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多个角度,殊途同归   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也利于学生具体全面地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短衣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长衫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3.酒店伙计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4.邻舍孩子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组并列式的问题串,让学生从孔乙己周围不同人物的角度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可怜的人物。接下来,再分别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鲁迅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你我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细细品读后又跳出文本挖掘出文本更深广的意义:孔乙己是一个被社会凉薄的苦人,作者呼唤人性中善良的回归。   在教学整篇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串,在解决课堂教学中一个小问题时亦可运用此法。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文本语言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串:1.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2.请从远近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3.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语言。将赏析语言的角度一一罗列,给了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对赏析语言的方法了如指掌,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由果索因,逆向思维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将原认为是结果的因素作为原因去思考,把原以为是原因的因素作为结果去研究,这便是因果逆向思维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设计一组问题串,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以教学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为例,教者从文章结尾的“悲剧”切入,设计以下一组问题串: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中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是谁制造了这样的悲剧?3.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样一组由果索因的问题串的设计在教学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由文中的悲剧是古藤萝被毁出发,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有的同学探究出直接原因――愚氓灭美,有的同学探究出深层原因――社会呼唤真善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探究氛围很浓。最后“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更是激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运用因果逆向的思维形式设计出的问题串符合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揭示矛盾,看得真切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之间的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有其自身的规律,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将矛盾分析法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思辨色彩。一位老师在教学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时巧妙抓住学生对文章情感理解的差异性设计如下问题: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2.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反映出作者童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在学生简单概括这篇文字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这两件小事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的,更多的同学则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乐的,苦与乐成为本文教学的一对矛盾。教者适时抓住契机,继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有苦有乐,哪一种感受更深刻一些呢?充分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设计问题,学生结合文本经过讨论后终于明白: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中作乐。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