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优化方案】201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4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1.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关键信息:汉武大帝。汉代没有突破市坊的限制。因此,B项应是出现在宋代。 2.某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解析:选A。由材料“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可知,此时夜市尚未出现,人们在夜间不能自由出行,而夜市出现于宋朝。故A项正确。 3.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厚来薄往”体现了古代中国存在的朝贡贸易,“市舶使”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十三行”是清朝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4.“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千年土地八百主”说明土地买卖相当频繁,实质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故选D项。 5.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壮则服贾,老则归田”可知,所获的商业利润主要用于买田置地。 6.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了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 D.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解析:选B。本题学生易错选C,错因在于不能准确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货贸易;而重农抑商政策只是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加强对沿海人民的控制,限制出海活动,这体现了清政府推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三刻,击鼓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自《唐六典》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辅席买卖。 ——摘自南宋《梦粱录》 材料2:首先,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唐代中叶开始的两税制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交子出现并使用。可见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其次,政治权力为贵族政体中的多数人所分割,官吏从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再次,文学艺术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由发挥。 ——摘自 日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3:内藤的唐宋变革论是从西方文明史观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来解读唐宋之间的变革。 ——摘自 日 葭森健介《唐宋变革论成立的背景》 1 依据材料1,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具有的主要变化。 2 材料2中,内藤湖南认为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空间变革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宋商业的发展及影响的理解。第 1 问,据材料对比唐宋时期商业活动的变化,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进行归纳。第 2 问,从商品经济的交换形式、政治参与、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等角度归纳变化的依据。第 3 问,紧扣“城市空间、社会生活”这一角度,结合材料所述关键信息概括说明。 答案: 1 变化: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或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 。 2 依据:由自然实物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发展 或封闭性的自然经济向开放性的商品经济过渡 ,官吏位置由贵族把持变为机会均等,文学艺术由贵族文化变为庶民文化。 3 城市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