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doc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infantile?hyperostosis)是一种特发性、自限性疾病。特点是软组织肿胀,其下方骨皮子增厚和病儿高度烦燥。 病理表现 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骨膜水肿增厚,与邻近的筋膜、肌肉和肌腱分界不清。亚急性期骨膜组织结构重新恢复,并有骨膜下新骨形成,骨皮质增厚。晚期增厚骨皮质由内至外逐渐吸收变薄,骨髓腔扩大,最后塑形,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年龄限制,一般均在3-6月以内,症状轻重不等,以烦躁哭闹为主,可伴低热、抽风,局部症状表现为颜面部、肢体或躯干局限性软组织肿胀,发硬有触痛,但皮肤无红热,患肢活动减少,呈假性瘫痪状。少数出现贫血,多有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碱性磷酸酶升高。本病治愈时间长短不一,可以反复或出现新病变,一般经数周或数月内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可延至数年,称之为慢性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可以遗留肢体畸形,运动障碍。 X线主要征象: (1)病变部位之深部软组织肿胀、增厚、致密。 (2)骨膜增生骨皮质增厚,于肿胀软组织下方,骨皮质外侧出现骨膜增生影,继之层状增厚,最后于骨皮质相融合而致骨皮质增厚,致密硬化。 a、发生于管状骨时,在骨干周围可出现层层增厚的骨膜下新生骨影,有的如管状包围骨干,边缘可以部规则呈波浪状,但不累及骨骺和骨骺端,骨髓腔狭窄或因新生骨质的硬化而显示不清。 b、肩胛骨、髂骨周缘大量骨皮质增生而使整块骨致密硬化、肥大,外形不规则,下颌骨因大量骨皮质增生、致密失去原有的形态。 c、肋骨多为层状骨膜增生,并可伴发胸膜病变。 (3)病程较长病例,增厚骨皮质由内缘开始吸收而使髓腔增宽,骨干扩张,相邻骨干间(肋骨及前臂骨)有骨桥相连。最后可以恢复正常。 (4)个别病例出现颅骨皮质增生或局部骨质吸收缺损征象。 鉴别诊断 (1)婴儿骨髓炎:有急性感染临床过程,局部软组织有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四肢长骨单发生的本病常易误诊。随访观察很重要。 (2)坏血病: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X线表现骨膜下血肿钙化,包围整个骨干和干骺端呈包壳状,干骺端特有的坏血病征,骨骺“指环征”。 (3)维生素A中毒:本病的一些症状和X线征象与婴儿骨皮质增生症有相似之处,而本病有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A的历史。 (4)外伤。小婴儿多见于产伤,由于肌肉损伤出血、肿胀,2-3周后逐渐钙化及骨化。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infantile?cortical?hyperosto-sis)由Caffey于1945年报道与命名,又称Caffey病,为一种少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因其少见,为一般医生所不熟悉,因此首诊时,多被误诊。本病有明显的年龄限制,一般均为5个月内婴儿,主要症状是烦躁不安与哭闹,病变部位可有触痛性肿胀,但患处皮肤无红、热表现,患肢可呈假性麻痹。一般均有低热,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红蛋白减少,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表现为与骨病变范围一致的软组织肿胀,与脂肪层分界清楚;各种形状的骨膜增生,如线状、丘状、带状、层状、花边状、簇状;骨皮质多正常,部分出现疏松、模糊,或与增生骨膜相融合;增生骨膜可形成“包壳征”或“管套征”[2]。本症可发生于长管状骨与扁平骨,以下颌骨、肩胛骨多见,可单发或多发。长骨病变仅发生在骨干部而不涉及干骺端。多骨病变常对称,但病变程度可轻重不等。本症需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外伤性骨膜下出血、骨折后骨痂形成、维生素A中毒、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症等几种疾病相鉴别。   本症可自愈,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应用激素可改善急性期症状,对骨修复无明显效果。临床症状多在1个月内消失,实验室检查亦随之恢复正常,一般6~9个月骨质渐修复。 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又称骨内膜增生症(Endosteal?hyperostosis):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Van?Buchem)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Worth病)。后者更少见,亦较轻。两者的病理上均为骨内膜?成熟的板状新生骨形成,髓腔变窄。颅骨、颅底骨?、下颌骨,肋骨、四肢骨及骨盆骨、脊柱均可见骨内膜增生,髓腔变窄或消失,但骨外径不加大,骨骺不累及。下颌骨骨小梁增多、密集,密度增高亦为本病特点,管状骨骨干皮质向内增厚引起骨皮质厚度增加,骨密度增浓、髓腔狭窄但不消失,骨干周径较少增加。与石骨症鉴别,后者很少影响颅盖骨和下颌骨,管状骨改变主要累及干骺端和骨骺,而骨干皮质较少增厚,椎体和髂骨翼有特征性表现。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