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诊 1、 肠鸣音 正常:4-5次/分 肠鸣音活跃: 10次/分,见于急性胃肠炎,胃 肠道大出血。 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响亮、高亢或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肠鸣音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见于低钾,老年性便秘等。 肠音消失:3-5分钟未听到一次肠鸣音,见于急 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等 * 听诊 2、血管杂音 主动脉杂音: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狭窄,肾动 脉狭窄等。 静脉杂音:见于肝癌,门静脉高压有侧支循环形 成时。 3、摩擦音 正常:无 异常:脾梗塞,脾周围炎,肝周围炎等,可于深 呼吸时在相应部位吸到。 4、搔弹音 * 四肢 * 一 形态异常 1. 匙状甲 koilongchia 又称反甲,其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干脆有条纹。常为组织缺铁或某些氨基酸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偶见于甲癣及风湿热。 2. 杵状指 趾 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其特点为末端指 趾 节明显增宽增厚,指 趾 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 趾 端背面的皮肤与指 趾 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 机理:肢体末端慢性缺氧,代谢障碍,细菌毒素。 * 杵状指 趾 、匙状指 * 常见病 1、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胸。 2、 某些心血管疾病 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 营养障碍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症,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 4、 锁骨下动脉瘤可引起同侧的单侧杵状指。 * 3. 肢端肥大症: 在青春发育成熟之后 骨髓端已愈合 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如垂体前叶嗜酸细胞瘤或垂体叶嗜酸细胞增生等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因骨髓已愈合、躯体不能变得异常高大,而造成骨末端及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使肢体末端异常粗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 4. 足内、外翻:正常人当膝关节固定时,足掌可向内翻、外翻均达35°。 若足掌部活动受限呈固定性内翻、内收畸形,称为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性外翻、外展,称为足外翻。足外翻或内翻畸形多见于先天性畸形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膝内、外翻,足内、外翻 * 5. 骨折与关节脱位:骨折可使肢体缩短或变形,局部可有红肿、压痛。有时可触到骨擦感或听到骨擦音。关节脱位后可有肢体位置改变、关节活动受限,如伸屈、内翻、外展或旋转功能发生障碍。 * 6. 肌肉萎缩:某一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肌肉的体积缩小,松驰无力,为肌肉萎缩 muscle atrophy 现象。常见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偏瘫,周围神经损伤,双下肢的部分或全部肌内萎缩多为多发生神经炎、多肌炎、横贯性脊髓炎、外伤性截瘫、进行性肌萎缩。 * 7. 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小腿,主要是下肢的浅静脉 大、小隐静脉 血液回流受阻所致。 特点:静脉如蚯蚓状怒张、弯曲、久立者更明显。严重者有小腿肿胀感,局部皮肤暗紫、色素沉着,甚者溃疡经久不愈。 常见:从事站立性工作或栓塞性静脉炎。 * 8. 水肿:全身性水肿时双侧下肢水肿较上肢明显,常为压陷性水肿。 双下肢非压陷水肿:甲减粘液性水肿。 单侧肢体水肿多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栓性静脉炎 淋巴液回流受阻:丝虫病。 非凹陷性 水肿 Lymphedema.或者象皮肿elaphantedema * 神经系统 * 浅反射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角膜反射。 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者三叉神经病变 传入障碍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 浅反射 腹壁反射 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 反应: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定位于胸髓7~8节病损 中部腹壁反射消失—定位于胸髓8~10节病损 下部腹壁反射消失—定位于胸髓11 ~12节病损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 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 浅反射 提睾反射: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病变 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 *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 * 深反射 1. 肱二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