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七.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七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七 第四章 害虫及其防治 第一节 害虫防治的策略与方法 一、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的沿革 最早与人类发生关系的昆虫——吸血昆虫,如虱、蚊与蚤等。 防治的方法:捕捉与拍打等。 1、早期的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 化学防治:如苏美尔人使用硫化物防治害虫。 中国:晚上点燃香蒿熏杀蚊虫和用草木灰防治仓 虫。 用吡霜拌种防治害虫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 2、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害虫防治方法向多元化发展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药物防治发展迅速,如除虫菊、鱼藤、烟草、苦木等杀虫植物开发应用,砷化物也广泛应用。 农业耕作技术防治、物理防治(高温杀虫)、生物防治(利用鸟类食虫)、法规防治(植物检疫)。 3、综合防治概念的产生 20世纪初提出。目的是更好地防治害虫。 将各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 化学药物剂型及药械有新的发展。 4、新杀虫剂的应用及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世纪40年代:DDT及六六六杀虫剂的生产及广 泛应用,同时,一系列六氧环戊二烯类杀虫剂——如狄氏剂、氯丹、毒杀芬等的生产、应用发展很快。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机磷杀虫剂开始生产且发展快速。 为害虫防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问题: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有伤害;害虫再增猖獗;不少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等。 抗药性害虫 是指长期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后,因适应性的增强而导致对该药增加抗性的害虫。 其表现是虫越治越多,危害越来越重,用药越来越浓,施药成本越来越高。 据1981年统计,世界上抗药性害虫已超过400种,象我国的三化螟、棉蚜、棉铃虫、苹果红蜘蛛等均是。 克服的办法是交替或混合用药,也可采用超低微量喷雾,既提高防效,又减轻环境污染。但混用要注意药性,避免破坏药效。还可实行化防同生防协调进行,一旦虫口密度下降,就坚持生物防治。 没有对人畜无毒的杀虫剂 5、“害虫综合治理”防治策略的提出 196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生物防治的国际组织(IPC) 的联合会议上提出“综合防治”(IPC)。 1972年在美国的“环境质量保护会议中,将IPC改为IPM。 二、害虫综合治理策略的含义 1、不彻底消灭害虫,把害虫的防治造成的经济损失压到一定程度便可,容忍一部分害虫存在,以维持和生态多样性,利于生态平衡; 2、不单纯采取某一种害虫防治方法,而是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的配合; 3、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盘考虑; 4、操纵害虫生态系统来治理害虫,害虫的生态系统是害虫生存的的机环境(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土壤、水分、空气、气象条件等的统一体,采用适时适度地施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治理害虫、改变耕作制度、改良耕作技术等来操纵生态系统防治害虫。 三、害虫防治的方法 1、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物的毒性来防治害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原因(优点): (1)收效快,如使用方法得当,可在短期内把虫口密度压低。 (2)对害虫的各种虫态,成虫、蛹、幼虫、卵都可收到杀虫效果; (3)适用范畴广泛,少受气候条件、地理区域、作物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4)化学杀虫剂具有广谱性特点,一种药剂能杀死多种害,当然包括天敌在内的益虫也不例外; (5)化学药物防治害虫机械化程度高。 缺点: (1)将害虫与害虫天敌和益虫一起杀死,破坏生态平衡,致使害虫更增猖獗; (2)有些剧毒的化学杀虫剂对人畜毒性大,有可能导致人畜的死亡事故的发生; (3)大量使用化学药物,经雨水冲刷流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从而使水生生物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残毒在人体中积累,引发疾病; (4)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防治一种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5)使用不当,施药失时,药量失度,对农作物会产生药害。 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选用化学杀虫剂时,首先应考虑人畜与环境的安全,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 2、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 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内容: (1)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防治害虫; (2)利用病原微生物(昆虫病毒、细菌、真菌)防治害虫;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和经济作物害虫: 北美利用云杉锯角叶蜂病毒NPV防治云杉锯角叶蜂取得成功,并成为叶蜂的永久性制药因素。 国内:湖北公安县利用NPV 防治棉铃虫效果好;广东利用马尾松毛虫病毒cpv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达70%左右。 细菌制剂: 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和白僵菌防治多种农业害虫效果稳定,已大面积推广。现有76个企业生产Bt制剂,年产量达3万吨,用于防治农业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333万公顷次。 真菌制剂: 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害虫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国际生防组织(IBC)使用黄绿绿僵菌防治沙漠蝗虫,美国引进舞毒蛾噬虫霉防治舞毒蛾,巴西使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