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规院热电联产新政策研究结论介绍2010.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规院热电联产新政策研究结论介绍2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科学核实和预测热负荷,切实落实供热需求。 认真核实现状和近期热负荷,科学预测中、远期热负荷,切实落实供热需求是热电联产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规划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或“奉命设计”。 1、对于采暖城市 核实现状热负荷是基础,测算近期、中期、远期热负荷是关键。 (1)现状采暖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无资料时,也可按《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计算, 即:采暖热负荷(MW)=采暖建筑面积(m2)×综合采暖热指标(W/m2)×10-6 =户籍人口数量(人)×人均采暖建筑面积(m2/人)×综合采暖热指标(W/m2)×10-6。 采暖热指标下表选取: 五、课题成果及重点分析 近期热电联产技术政策研究介绍 建筑类型 住宅 居住综合区 学校办公 医院托幼 旅馆 食堂餐厅 剧院展馆 礼堂体馆 非节能 58-64 60-67 60-80 65-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 节能 40-45 45-55 50-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00-150 表中数据适合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热指标中已包括5%管网热损失(热损失的补偿为流量补偿)。 热指标选取时,总建筑面积大、维护结构热工特性好、门窗面积小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 (三)科学核实和预测热负荷,切实落实供热需求。 综合采暖热指标根据当地各类建筑实际构成及热指标确定;也可以根据各热源实际供热量和供热面积,核算现状综合采暖热指标。 现有建筑面积由当地规划和城建部门提供; 现有户籍人口由当地户籍管理或统计部门提供。 缺少现状数据时,也可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省、直辖市的现状实有房屋建筑面积、集中供热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户籍人口等统计数据。 五、课题成果及重点分析 近期热电联产技术政策研究介绍 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 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达27.1m2(预计2010年可达30m2); 城市公用与住宅建筑面积的比值为3:7,人均综合采暖面积为35m2左右; 按集中供热普及率70%考虑,人均集中供热面积30m2左右。 * (三)科学核实和预测热负荷,切实落实供热需求。 五、课题成果及重点分析 近期热电联产技术政策研究介绍 总建筑面积、可采暖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 总建筑面积:公用、住宅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 可采暖建筑面积:可实现分散和集中供热采暖的建筑面积(一般不含棚户区、平房等); 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市市区集中供热设备供热总容量占市区供热设备总容量的百分比(也即:集中供热面积与可采暖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之比)。 集中供热普及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三北地区主要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A和热电联产供热比例B(%): 城市 A B 城市 A B 城市 A B 哈尔滨 57.78 46.15 北京 64.92 35.21 兰州 36.4 27 长春 87.78 30.87 天津 66.88 16.32 西安 28.2 39.15 沈阳 90.9 22.87 济南 41.67 70 银川 98.6 9.7 呼和浩特 85.22 19.68 石家庄 80 68.85 西宁 66.7 0 乌鲁木齐 77.7 13.3 太原 98 40.18 大连 82.3 36.76 * (三)科学核实和预测热负荷,切实落实供热需求。 五、课题成果及重点分析 近期热电联产技术政策研究介绍 (2)测算近期、中期、远期热负荷 测算近期、中期、远期热负荷时,采用“3加1减”法,城市人口、人均面积(建筑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等应以合理的增长率而增长, 综合考虑:采暖热负荷年均增长率一般为5~8%左右。 (a) 城市人均面积年均增加1~3%之间(2002~2006年统计数据:2.5~5.5% ); (b) 城市户籍人口年均增加1~2%左右(2000~2009年统计数据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