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地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状调查和研究.doc
苗族地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状调查和研究 (调查报告) 葫芦小学:龙湘顺
内容提要:为此,我们从200在农村生长环境下的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现状及成因,探索干预的对策。一、现状 课题组调查的“不良行为”是指小学生在自身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偏离或违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对小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初步调查,并就学习习惯、语言行为、饮食习惯、穿着打扮等涉及学生个人和公共方面的偏差行为以及形成原因在进行了深入调查。1.小学生主要不良行为现状调查我们分别对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学生分段设制问卷,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20余种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学生比较突出的几种行为习惯见表1。表1学生主要行为习惯统计如下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待人有礼貌 14 7% 36 18% 84 42% 66 33% 讲究卫生、热爱劳动 25 12.5% 33 16.5% 80 40% 62 31% 生活勤俭、健康有度 30 15% 38 19% 72 36% 60 30% 学习积极、善于合作 38 19% 60 30% 58 29% 44 22% 讲成信、责任感强 31 15.5% 65 32.5 60 30% 44 22% 统计显示:1)有近30%的农村小学生个人习惯较差(做不到、偶尔做到)。学习上,不主动积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课外作业不能落实、完成质量差,厌恶某个学科,迟到、早退、旷课等等。生活上,用钱无节制,将钱用于滥吃零食、玩电子游戏、进网吧、吸烟,甚至举债度日。少数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不能吃苦,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走上了偷窃的违法之路。(2)50%左右的学生公共性习惯差,以个人为核心的金钱观、享乐观、名利观不同程度的存在。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自我利益的关系,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把自己享乐、名利凌驾于一切之上。如:责任感差,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心不强,不愿帮助他人等;对公共环境不爱护,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不愿参加公益劳动等;诚信意识差,说谎现象严重;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表达能力差;模仿影视中的不良行为,拉小圈子,讲粗话,打群架等。2.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发展趋势调查表2学生行为习惯发展趋势统计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1—2年级 12 6% 36 18% 46 23% 106 53% 3—4年级 16 8% 40 20% 72 36% 72 36% 5—6年纪 22 12% 42 20% 80 40% 56 28% 统计显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容易接受老师、家长的正面因素影响,行为习惯较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中高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整体下滑且极为严重,“优”从53%下降到28%。由此可见,我们现有的教育已很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3. 农村小学生家庭结构统计表3农村小学生家庭结构统计 父母均外出 50 40% 父母一人外出 37 29.6% 父母均在家 33 26.4% 单亲、孤儿 5 4% 家庭结构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我们对学生家庭结构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发现:69.6%的家庭中,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较差,导致他们的行为习惯也较差,他们是教育转化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还有4%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孤儿,他们属于较为弱势的群体,行为习惯较复杂,教育的难度也较大。小学生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加之家长普遍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不够,给纠偏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二、成因 1.家庭教育放任自流农村大量“留守型”孩子离开父母,倍感孤独,往往性格内向,感情脆弱。他们要么与祖辈老人朝夕相处,要么在舅父、姨妈家“寄人篱下”,感情不易沟通。而多数留守孩子的父母很少和孩子联系,祖辈们对孩子只管吃穿,包容过度。而父母在身边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对教育孩子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家长的自私自利、贪婪、唯利是图、赌博等不良习气让孩子耳濡目染,导致部分家庭出现了孩子不听话、与长辈对着干等问题。而特殊家庭(单亲、无亲或再婚家庭等)的家教出现空白,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正当的要求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甚至受到粗暴的压制。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出现了“5+2 0”的不正常现象:学校教育五天,学生回家两天即被抵消,以至于教育效率低下,低水平地重复。2.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社会行业的多元化,就业的多渠道,导致“读书无用论”再次出现。不少孩子认为“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没有知识仍然能挣钱,如此苦读又何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