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概论
题型:名词解释 必选1个 其余4选3 五分一个 (包豪斯、优美、壮美看)
填空 14个 一分一个(大部分都是美学史常识)
简答题 5选3 36分 简要回答,不用举例
论述题 35分 有材料 3个论题选1个 一定要论述加举例
经典导读不考
第一章 绪 论
重点:美学来历、百年中国的四次美学热、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都是常事性内容,没有争议的内容比较多)
一、“美学”词源考证
1、西文中的本来意思
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35年首先使用,鲍姆嘉通用它来翻译希腊文aithesis,其本义是感觉或感性认识。英文通常写为aesthetics或esthetics。
2、美学的中文翻译
(1)被称为东方卢梭的日本人中江兆民(1847-1901)1883将aesthetics翻译为美学。王国维于1902年将日文美学引入中国。
(2)传教士罗存德1866年所编的《英华词典》将aesthetics翻译为“佳美之理”和“审美之理”,该书很快传到日本,对日本人创译新名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1875年传教士花之安明确将aesthetics翻译为美学。
(3)早期留美学者颜永京(1838-1898)于1878-1889年间将aesthetics翻译为“艳丽之学”或“艳丽学”。
二、美学的历史
1、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在鲍姆嘉通之前没有美学。无论在西方和东方,美学思想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学科名称的历史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打双引号的“美学之父”。
2、西方美学史的分期
A 古希腊罗马美学
B 中世纪美学
C 文艺复兴美学
D 17-18世纪美学
E 德国古典美学
F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
G 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
西方美学大师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奥古斯丁,维柯,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英加登,杜夫海纳,福柯,伽达默尔,等等。
3、中国古典美学史的分期
A 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老子:道,气,象,有无,虚实,虚静。
孔子:儒家美学。兴观群怨。
易传:生生之谓易。
庄子:高度自由的逍遥游境界。
B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魏晋玄学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
气、妙、神、气韵生动、得意忘象、风骨、隐秀、神思、声无哀乐。
唐、五代、宋元时期,中国美学继续得到发展。在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这两条路线之外,禅宗对中国古典美学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C 清代前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史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从各个艺术领域探讨美学问题的杰出美学家,如叶燮(诗歌)、金圣叹(小说)、李渔(戏剧)、石涛(绘画)等。其中叶燮的著作(《原诗》)和石涛的著作(《画语录》)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李渔《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声容部
面为一身之主,目又为一面之主。相人必先相面,人尽知之,相面必先相目,人亦尽知,而未必尽穷其秘。吾谓相人之法,必先相心,心得而后观其形体。形体维何?眉发口齿,耳鼻手足之类是也。心在腹中,何由得见?曰:有目在,无忧也。
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目常定而白多黑少,或白少黑多者,必近愚蒙。
眉之秀与不秀,亦复关系情性,当与眼目同视。然眉眼二物,其势往往相因。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较好,然亦有不尽相合者。如长短粗细之间,未能一一尽善,则当取长恕短,要当视其可施人力与否。张京兆工于画眉,则其夫人之双黛,必非浓淡得宜,无可润泽者。短者可长,则妙在用增;粗者可细,则妙在用减。但有必不可少之一字,而人多忽视之者,其名曰“曲”。必有天然之曲,而后人力可施其巧。“眉若远山”,“眉如新月”,皆言曲之至也。即不能酷肖远山,尽如新月,亦须稍带月形,略存山意,或弯其上而不弯其下,或细其外而不细其中,皆可自施人力。
态 度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如云美色即是尤物,即可移人,则今时绢做之美女,画上之娇娥,其颜色较之生人,岂止十倍,何以不见移人,而使之害相思成郁病耶?是知“媚态”二字,必不可少。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
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试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则人止爱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是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