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1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这是两朵美丽的生命之花。在它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纳粹的惨无人道 ,丧心病狂,丧尽天良,灭绝人性。这些都是人性的阴暗面。我们称之为人性的丑恶。 第一次较量:这里美和丑形成鲜明的对比,较量的结果是生命的美丽战胜了人性的丑恶。用这个结果是要告诉人们: 1.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顽强的生命让人震撼,美丽的生命令人敬畏。这是对生命的礼赞。 2.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写作目的 铭记历史, 尊重生命, 珍爱和平 。 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 儿童在这里追逐嬉戏,人们生活在安定祥和之中,也许人们忘记了这里曾是纳粹德国的“杀人工厂”,忘记血腥的历史,这是“可怕的”。作者是怕人们忘记历史,怕悲剧重演,怕历史重现。所以作者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要写一点什么,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血的教训。 探究文章结尾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 七、为下文做铺垫。 八、象征、暗示 。 结构上的作用:1.篇末点题。2.首尾呼应。 内容上的作用:表明作者深深的隐忧,提醒人们: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向作者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致敬! 铭记历史 珍爱生命 珍惜和平! 毒气室,焚尸炉 、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地下室。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 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 波兰南部,1940年4月,法西斯头子 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二战结束,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集中营纳粹军官 集中营的死囚 毒气室 焚尸炉 成堆的鞋子 女牢房 灰砖建筑物前 照片墙 微笑的女孩 横陈的尸体 等待焚烧 怒放的雏菊 一、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思考: 1.奥斯维辛是世间( )的旅游中心。 2.奥斯维辛哪些地方让参观者觉得可怕? 毒气室,焚尸炉 、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地下室。 二、赏析文章的关键句 儿童在这里追逐嬉戏,人们生活在安定祥和之中,也许人们忘记了这里曾是纳粹德国的“杀人工厂”,忘记血腥的历史,这是“可怕的”。作者是怕人们忘记历史,怕悲剧重演,怕历史重现。所以作者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要写一点什么,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血的教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问:主体部分有几个细节描写?采用了哪些现时材料? 细节1:怒放的雏菊 细节2:堆满的发、鞋 细节3:睡觉的盒子 细节4:微笑的姑娘 细节5:跪下的游人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 姑娘,长得丰 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作者在这些段落中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但在这怕人的氛围中,有两个画面似乎与此格格不入,找出这两幅画面。 细节的描写耐人寻味。写雏菊花在毒气室、焚尸炉的废墟上怒放。一边是人类戕害生命的罪恶之所,一边自然盛放生命的美丽之地,景象的极大反差让人难忘。作者似在暗示,纳粹如此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写照片中微笑的姑娘,说她“丰满,可爱”,“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浮雕似地特写,生命的美好在纪念墙上定格为永恒。她的敢于微笑,或者是超脱生死的勇敢,又或者是身处绝境而不泯灭内心对美好的向往。其后作者的追问“她在想什么呢?”,必然启迪世人反思美和善是怎样被毁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