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主讲 彭庭松 中国传统文化总论 众说纷纭:文化含义及特征 源远流长:文化与传统文化 风土人情: 地理与传统文化 千古道统: 传统的基本精神 知古论今:学习传统的意义 文化含义及特征 中国古代对“文化”是模糊认知。 文 【說文】錯畫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 【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文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修饰 修养) 【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文采)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美善德) 化 【說文】化,敎行也。 【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 。 【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 。 【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 。 “文化”并联使用,明显含有“以文教化”的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 在古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意思往往类同。 《尚书?舜典》睿智文明 孔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 西方也是到了近代,“文化”作为学科的性质凸显,逐渐有了严格的文化定义。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 (动) 耕种、练习 英语:culture 栽培、种植、锻炼 agriculture 农业 horticulture 园艺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 《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近现代学术西方化,中国人对文化的定义也开始探究起来 文化一词从日本引进 梁启超(1873—1929)在《什么是文化》:“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梁漱溟(1893—1988)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毛泽东:“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不管怎么说,还是这个说法较易为人接受: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从天道到人道的过程。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 指的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物态文化(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民风民俗) 心态文化(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文化 以文教化 专注精神层面 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文化与传统文化 1、中国文化:中国疆域内从古到今、世代相传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两手;夊,两足也。 ——《说文》。 华,荣也。——《说文》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陈良产地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 《礼记·王制》:“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明代传教士称中华帝国 《尼布楚条约》首用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名称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支那 震旦 《北齐书·高昂传》:“于时, 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 。” (华夏) 何景明《彭生行》:“ 王严杨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 (中原) 《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见中华好,与舜日同,垂衣理,菊花浓。” (中国) 梁启超《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 (中国) 大中华文化区,即华人自称的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地,亦有称呼为华人地区、华人世界;国外常将中华作为中国大陆、港澳特区及台湾地区的合称。 梁启超最早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