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选修中国传统文化与医药.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道教对医药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因为把“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体制化的宗教,道教不仅有其观念形态的经典教义、有组织的方术和活动仪式,而且还有其宗教团体、可戒制度和宗教活动场所(宫观)。这种成熟的、完整意义上的道教,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 葛洪(约281~361年),别号抱朴子,晋代丹阳句容人,精于医药,著《肘后方》传世,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他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他“一事不知,深以为耻”。 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 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 宋末元初,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 道教相信人类通过修炼养生能够战胜疾病死亡,得道成仙。因此而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宗教修持理论和方术。第一类是源于古代神仙家的服食术,第二类是源于古代养生家的炼养方术,第三类方术是源于古代巫师术士的法术。 道教对医药的影响主要是,追求长生不老,修炼养生,得道成仙,炼丹、服食等,不少道教的重要人物是著名的医药学家,对医药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国家政权对医药学发展的促进 在周朝初期,国家就设立了专门的医药管理机构。《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事。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医药卜筮之书”不在之列。 汉朝廷令侍医李柱国校方书,征召方术、本草等教授去京城。 唐代,设太医署,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 宋代,皇帝重视医药,在太宗时完成《太平圣惠方》,仁宗创铸针灸铜人,设置了“校正医书局”,系统地整理了古代医学典籍,印刷出版了一系列医药典籍。如:妇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儿科专著《小儿药症直诀》、眼科专著《银海精微》、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等。宋代皇帝在医药方面多有建树。 明代编成《普济方》。 五、优秀医药文化的扛鼎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他“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他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表现了张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兼通儒、道、佛三家之言,尤精老庄之学,最精医药。他拒绝隋唐两代帝王邀其任职的聘请,行医民间,长期隐居太白山中。去世后,唐高宗封其为“妙应真人”,国人尊为“药王”。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合称《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作者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自序》),故以“千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