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选修中西医学.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部中西医比较教材 《中西医学比较》 冯泽永 著 绪 论 第一节 中西医学比较概述 一、中西医学比较的历史 (一)鸦片战争以前 (二)鸦片战争至1949年 1、西医进入中国的双重性质 2、三种态度 3、中西汇通派及其作用(代表人物: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 ) (三)1949年以后的三个阶段 1、1949-1966 2、1966-1977 3、1977- 二、中西医学的可比性 (一)不可通约性 (二)可比性 三、中西医学比较的内容 (一)历史及文化背景 (二)方法论 二、中西医圣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一)中医 1、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范式 (1)定位于“仁术” (2)临证医学范式 2、昌盛的中医(张仲景之后-近代) 3、中医昌盛的主要原因 (1)强大而统一的中国为中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宽容和兼容并包的文化和学术氛围 (3)文人当政对学科的重视 (4)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 (二)西医 1、盖伦确立了西医范式 (1)纯粹理性 (2)结构与功能、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2、曲折发展的西医 (1)黑暗的中世纪与神学的婢女 (2)文艺复兴以后迅速崛起的西医 第三章、中西医学认知方法比较 第一节 西医的认知方法 一、构造自然观、 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 二、要素质与还原方法 三、证实、证伪与实验方法 四、西医的逻辑特征 第二节 中医的认知方法 一、有机自然观、机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 二、系统质与朴素的系统方法 三、“道”与心悟诸法 四、中医的逻辑特征 第四章 相异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的理论 一、哲医文浑然一体 二、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三、中医全息论 四、机能为核心的藏象学说 五、物质基础 六、病因学说 七、着眼于健、立足于调节 第二节 西医的理论 一、两次分化以后的西医理论 二、结构学科与机能学科 三、病因学说 四、着眼于病、立足于防治 五.物质基础 第三节、中西医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融状况 一、西医对中医在研究方法上的影响 二、、西医对中医理论研究的影响 第七章、中西预防医学比较 第一节?????????? 共同的认识与相异的角度 一、共同的认识 二、相异的角度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 一、中医养生学的文化底蕴 (一)道家(老子、 庄子) (二)儒家 (三)佛家 二、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一)天人一体,顺应自然(二)平衡和谐,调养适度 (三)整体统一,心身并养(四)辨证施养,全面调理 三、中医养生学的多种途径(养心:修身、书画、 音乐、文学等;养身:食疗、运动、睡眠等) 第三节 西医预防医学 一、西医预防医学的文化特色 二、西医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 第八章、中西医在食品营养学方面的结合 第一节 对饮食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共同认识 一、饮食与健康 二、中西医对膳食原则的共识 第二节 中西医食疗的优势互补 一、中西医对食疗价值的共识 二、中西医对食物认识的“笛卡尔座标” 三、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西医食疗 第九章 中西药学比较 第一节 中西药物比较 一、药的中西之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魔弹”与“魔方” 第二节 认知方法比较 一、西药学的认知方法 二、中药学的认知方法 第三节 中西医用药比较 一、中医用药的特点 二、西医用药的特点 第十二章 中西医管理思想比较 第一节 中西管理思想史 一、西方管理思想史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第二节 中西方管理思想及文化比较 一、西方管理的文化特点 二、中国管理的文化特点 第三节 正确对待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 一、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简要比较 二、医学管理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第十三章 中西医学伦理学比较 第一节 中西医学伦理学的共性 一、都重视道德、尤其是医德的重要作用 二、中西医都以医学人道主义贯穿始终 三、无论中西医德,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四、中西医学伦理学目前都面临相似的问题 第二节 中西医学伦理学的区别 一、二者所处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不同 二、目前关注的重点不同 第十四章 从互补到融合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