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史 授课教师 李德芳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lidefang@lcu.edu.cn 本课程介绍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知识型,应用型的课程,目的在于: 1.使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自觉性; 2.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增强其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学生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1.文字教材学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辅导。 2.注重学生参与式的学习以及课堂互动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课堂辩论、课堂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四、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五、考试方式与方法 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中西文化发展演变历史及其文化成就的掌握情况。 题型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主要包括到课情况和课堂讨论发言情况;期中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以作业、读书笔记等形式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六、参考书目 1. 柳治徽:《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2.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何为文化史? 第一章? 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人类文化的多源兴起 第三节? 文化的发展及其研究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 一、对“文化”的诸多解读 二、“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三、“文化”的结构 一、对“文化”的诸多解读 1.“文化”一词的来源 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耕种,后引申为“栽培、培养、修养”。 中国:“文”多指纹理、花纹,引申为自然社会的规律和道德行为准则,“化”是“教化、造化”之意。(文、化合用最早见于春秋之前)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2.“文化”定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相关文化概念 文化产品:广义的概念包括一切物质、精神的产品,狭义的仅指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个别、具体,直观。 (甄嬛体、屌丝文化、选秀热)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如 行业禁忌、建安风骨、原始巫术等。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大众思潮、网络思潮) 二、“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1.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2)文化是具有结构的有机整体; (3)文化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特性。 2.文化的外延 (1)自然科学技术; (2)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 (3)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 (4)语言文字; (5)道德伦理观念; 还包括教育思想、新闻出版业、公共文化设施、宗教现象、民间文学、哲学、社会学和文学艺术等。 二分说: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三分说: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建筑、饮食、服饰、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非物质文化 ① 制度文化: 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婚姻等制度及其组织机构 ② 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道德伦理、民族性格、科学理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 *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古代西方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流变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 第五章? 走向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文化史:史学和文化学的结合 研究对象:人类文化分发生发展 罗伯和克鲁克洪:列举了161种文化定义 日本学者统计:260种文化定义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四分说: 风俗习惯 思想与价值 理想文化 精神文化 “金字塔”: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