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2009中文言诗文阅读点津:内容比较
2009中考文言诗文阅读点津:内容比较
题型阐释
文言诗文内容比较主要对材料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它包括诗文的观点、事件、主旨、人物形象、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及读者感受等。
内容比较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选择题一般是单项选择。填空题针对所选诗文设题,要求填写的文字一般不多。简答题的题干一般简洁,提示明显,主要有概括内容、把握情感、评价人物、筛选信息、归纳主题等。
精题解析
例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甲】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之情。
(2008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
解析:此题为填空题,它把不同诗人的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情感态度的体味、领悟能力。要抓住写景叙事的特点来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学生普遍的错误是分析不到点,不全面。
答案: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例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2008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解析:这里把两段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其中,一段是课内的,一段是课外的;一段是记叙性的,一段是议论性的。题目要求就两个文段中相同的话题谈看法,显然,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时注意,一定要联系文段内容来谈,只要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答案: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答题方略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它一般适用于选材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而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选文。“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它一般适用于文体相同内容不同、作者相同作品不同、选材相近主题不同等类型的选文。
解答文言诗文内容比较阅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观点。要利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出处、题目、注释等,并调动过去的知识积累,从中得到结论。这是做好内容比较阅读题的基础。
2.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从而增强答题的针对性。
3.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比如记叙类诗文,要先找出记叙要素,同时留心标志性的语言: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然后分别提炼信息,加以概括,观点、事件就都有了。而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则要善于把握事件,要在事件的前因后果中,辨别轻重,剖析人物言行,由事到人地进行提炼、概括。
4.对阅读材料中情感倾向的把握也要进行比较分析。首先要融入文中,设身处地地捕捉微妙含蓄的情感;其次要抓住文句追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言外之意;最后再对比区分两则材料中不同的思想感情。
5.动笔之前,应先打好腹稿,行文中要推敲用词,锤炼语句,使语言精练、表达恰切。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3阅读下面文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