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力转移规律与就业问题研究报告.doc

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力转移规律与就业问题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力转移规律与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规律与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2008-07-29 12:10:11|??分类: 中国就业问题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问题提出 中国共有424座矿业城镇,总人口3.1亿人,比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总合还要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及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2/3即400多座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即将闭坑;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300多万职工下岗失业,1000多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2002年,全国矿业城市登记失业率7.2%,比全国城市平均水平高3%;职工年平均工资7800元,比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低1700元;矿工年收入水平从过去的各行业之首,倒退为各行业之末。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紧迫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2001年12月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指出阜新经济转型解决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下发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做好辽宁省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2005-2006年,国务院又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市和伊春市、吉林省辽源市和白山市分别为油气城市、森工城市、煤炭城市和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至此,全国5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全部摆放在了东北。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劳动力转移是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转型,对就业研究很少,对劳动力转移规律的研究没有。本项目系统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问题,重点研究劳动力转移规律。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的问题时,唯一的产业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两个领域的问题,可以重点发展两个有关联的产业,分别达到各自的目的。为了实现财富目标,宜选择第二产业中产业关联带动性强、能启动市场需求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但对极个别很落后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也不排除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甚至是农业为主要接续产业。为了实现就业目标,有良好工业基础的资源型城市可以在以第二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第三产业;对落后的资源型城市,最理想的是培育效益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企业资产规模小的行业这三类行业的“共轭”行业。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1.历史演变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发展,成为政府安置就业的一个巨大领域,但也存在一些深刻教训。如:城市中从事自然资源产业的职工比例过大,劳动力就业对自然资源产业依存度过高;城市在青年期、中年期没有为枯竭期预留积累,没有预留一笔劳动力转移基金;对矿工的技能培训尤其转岗技能培训抓得迟,力度小,资源枯竭后下岗失业矿工缺乏进入其他行业的技能。 2.现状分析 总体判断:我国资源型城市尤其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中煤炭、冶金、森工型城市就业压力较大,油气型城市就业压力较小。 近几年我国有些资源型城市就业形势略有好转,如辽宁的阜新、盘锦,山东的枣庄,河南的平顶山;另一些资源型城市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辽宁的鞍山、抚顺、本溪,河南的焦作。 2003年,东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5.4万人,占全国失业人员的19.5%。 2006年,辽、吉、黑三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0%、4.2%和4.4%(全国4.1%),与2003年相比,辽宁、吉林分别下降了1.5%和0.1%,低于全国平均下降0.2%的水平;黑龙江上升了0.2%。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调研组2006年7月的一项抽样调查,目前辽宁省抚顺、本溪和阜新的实际失业率分别为31.12%、21.30%和24.68%,零就业家庭分别占城镇失业家庭的35.33%、37.04%和25.55%。 3.趋势预测 第一,就业形势逐渐趋于缓和,但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将继续存在。第二,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将继续存在。在一些人无业可就的同时,一些劳动岗位找不到合适人选。第三,正规就业机会将减少,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将上升。第四,就业稳定性将下降。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比较 1.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比较 与幼年期与中年期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枯竭期城市明显失业率高而劳动参与率低。 2.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比较 有依托和无依托矿业城市就业状况比较(“依托”指有无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支柱产业),无依托矿业城市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问题。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比较,煤炭、冶金、森工型城市就业压力大,2000年城市失业率分别为10.2%、9.50%和14.4%,油气型城市和其他资源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tango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