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播电视职业道德教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播电视职业道德教育

电视新闻机构报道失范问题的表现及防范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阴卫芝 第一部分:新闻职业伦理概述 点评发生在今年7月23号以后的二个与记者相关的新闻事件 案例:《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网上通缉 案例:北京电视台《北京文娱播报》记者在郭德纲家“被打” 列举职业化进程中的伦理问题表现 1、与腐败结盟,“新闻寻租”现象层出不穷 2、哗众取宠,新闻真实性面临新挑战 3、商业逻辑主导,新闻娱乐化倾向凸显 4、付费采访问题初现 5、暗访与偷拍,新闻目的合理性与手段正当性的平衡 6、舆论监督遭遇法律瓶颈 7、新技术条件下媒体的道德失范 8、图像伦理问题进入视线 9、新闻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与角色问题、新闻报道权利边界 新闻职业化标准与新闻职业伦理规范 1、规范的基本理念 2、促进的作用:规范促进自由 3、规范的目的:约束与保护 (1)保护被报道对象:以减少伤害为原则 (2)保护媒体自身:以规避侵权的方式 (3)保护记者本人:职业记者的定位与行为 案例:新记者对职业角色与公民角色的困惑 案例:湖南台败诉付出50万元精神抚慰金 案例:沈阳摄影记者高世江拍照片挨打 他律背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措施 2003年开始的三项教育活动等要求“认真解决事业心、责任感、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紧密联系作风实际,对照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认真解决工作精神、工作状态、工作追求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1)接受劳务费等红包、有价证券、礼品,获取各类消费、好处,如餐饮、旅游、入学、住房和为亲友解决工作问题等,是最为典型的有偿新闻行为。 (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 如广告、发行 或赞助。 (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 案例:央视记者受贿判刑的二个版本 案例:河北李家洼矿难封口费事件 3、新闻业的双层道德现象 (1)“显规范”与“潜规范”概念 (2)“潜规范”的两种表现形式: A、与纸面规定完全背道而弛,从业者明知是错而主动/被动接受。 案例:礼品“怎么能不要呢?” 案例:“坏了,被潜规则”了! B、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很广,几乎属于同行公认,但在严格意义上有违新闻职业要求的内容。 案例:编辑型记者:“被采访”、“被专访”、“被调查”、被提问 ” 案例:按”要求“提问。记者 “托” 案例:无偿不闻 案例:频繁使用匿名采访方式 (3)从业者对“潜规范”的态度 (4)“潜规范”PK“显规范” 介绍加拿大、美国媒体的相应规范内容:加拿大《多伦多星报》中礼物的规定、《纽约时报》:“如何面对新闻提供者提供的特殊待遇”及礼品的规定 第三部分:虚假新闻与新闻的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者始终追求的目标。 新闻真实、法律真实、客观真实的区别 新闻真实:信息收集过程的真实动机、权威消息源、过程真实 虚假的新闻是指故意制造、有意选择的不真实信息。 假新闻分类: 记者主观故意造假:电视新闻中假新闻比例少于纸媒的原因 案例:北京台纸包子事件 案例:台湾版“纸包子”:脚尾饭事件 理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新闻学院Dominic L. Lasorsa; Jia Dai对新闻造假类型的研究对新闻造假类型的区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2)记者非有意制造的假新闻:如:消息源欺骗记者、疏忽查证、不履行更正义务 案例:虐童报道:从“史上最毒后妈”到“史上最冤后妈”(二个失误) 案例:广西台根据观众来信制作的节目被诉侵权败诉(消息源) 第四部分:事实与评论、更正答辩与致歉 1、事实与评论 报道(真实):传播事实,具客观性、惟一性,追求真相 评论(公正):表达观点与意见,具主观性、多元性,追求真理(徐迅老师课件) 案例:李庄案中中青记者报道中的问题 案例:BTV用公安机关通稿当权威消息源 (1)媒体审判:法院没判,媒体先判 (2)解说中存在的问题 A、对私人事务过分逼视,追求电视戏剧化效果。 C、制播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加大了诉讼风险。 D、记者、主持人角色定位不准确,主观评价较多。 案例:“南霸天”一词的不当使用引发的官司 2、更正答辩与致歉 中外广电媒体相关规范: 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修订,第三条第四款 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2004年,第十二条 案例:BTV错失更正良机导致败诉 图像使用不当导致媒体被告 案例:安徽电视台在犯罪嫌疑人的指认中的失误 3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