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产喷气支线AR21首批交付机下线 试飞历时五年.doc

国产喷气支线AR21首批交付机下线 试飞历时五年.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产喷气支线AR21首批交付机下线 试飞历时五年

国产喷气支线ARJ21首批交付机下线 试飞历时五年 2013年12月30日 09:42来源:文汇报 试飞中的ARJ-21-700喷气支线客机(资料图) 今天,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翻开新的一页。 位于宝山大场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公司,首批ARJ21-700交付飞机将正式下线。同日,位于张江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C919国产大飞机开始关键的铁鸟试验。 2014年,ARJ21—700新支线飞机就将投入正式运营,真正实现“商业起飞”;未来五年内,C919大飞机也将和ARJ21一样,一步步走过首飞、取证,直至商业运行。 我国拥有国产民用喷气客机的日子,进入倒计时; 中华民族的百年飞翔梦想,正于浦江之畔,渐渐走向现实…… 目标:国际标准的安全和质量 ARJ21交付飞机在宽敞、明亮的上飞公司总装车间里下线,万众瞩目。 而很多上飞老员工记得,十年前的12月ARJ21飞机在这里开始零部件生产的场面:车间里静悄悄,第一批飞机翼肋从油压机生产线上缓缓流出,没有多少外人关注……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走过的路从来不平坦。5年前ARJ21成功首飞现场,一位白发老人笑得如孩子一般灿烂,他叫王金发,我国首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的首席试飞员。1980年,“运十”成功首飞,但随后项目却遗憾地中途夭折。后人分析“运十”夭折的种种原因,其中重要一条是,虽然飞机在技术上取得成功,但在市场上却没有,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航空公司不肯买,只能作废。 此后中国选择了对外合作,1985年与麦道公司合作,一干又是10多年,直到1997年,麦道被波音并购,麦道代工项目终止,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简单代工,不能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挫折和失败也让今天的中国航空工业人更加清醒:从无到有的国产民机事业,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同时,也必须以市场化为目标,自己认为造得好没有用,只有市场认可,用户点头,才是真正成功。从ARJ飞机零部件启动生产,到今天交付飞机下线,已经过去整整10年;中国商飞公司组建成立,C919国产大飞机项目启动,也已历经5年。在中国和世界民用航空领域,“五年十年”是正常周期,即便强大如波音、空客,新机型的多年延期和反复波折也经常发生。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快节奏时代,外界眼中“五年十年”有些漫长,公众期盼国产民用飞机早日翱翔蓝天,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期待越来越迫切,甚至出现过质疑声。 “ARJ21和C919项目确实比原定计划有所延迟,但我们感觉这些工夫是值得的,形象地说,我们需要先学会走路,把路走好,以后再跑。为此我们会牺牲一点时间进度,会牺牲商业上的暂时利益,甚至可以承受一些媒体的质疑。”在冲刺的关键节点上,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坦诚相告,多花的时间,一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另一方面是国际标准和安全性的要求,一切为了安全和质量。 “事实上国际上有很多商用飞机公司因为竞争而被淘汰出局,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先把现有的事情做好,这就是外界经常关心为什么ARJ21往后延迟了,C919首飞会不会推迟,我们更关注是做好安全和质量,按照国际标准研制好。”金壮龙说。 中国商飞透露,ARJ21此次首批交付飞机下线后,将力争在2014年完成适航取证,做好投放市场准备;C919保守预计2015年底前首飞,目前C919已拥有380架订单,其中包括部分国际订单。“取得这款飞机的成功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中国商飞公司负责人表示。 团队:逾百全球人才长期加盟 任和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他出生在群山环绕的小山村,头顶只有一小片蓝天,和很多大山里的中国人一样,小时候都梦想着鸟儿一样飞翔,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 怀着飞翔的梦,长大后他全身心投入飞机设计与制造事业,将青春献给国家的民用航空事业。然而由于国内项目中断,有力无处使,他只能漂洋过海,参与海外大飞机项目研制,又在国外高等航空学府取得终身职位。 中华民族自古有飞天之梦,智慧勤奋的中国人也擅于制造航空器。飞机诞生之初,仅比莱特兄弟晚了五年,中国人冯如就成功造出飞机,飞过奥克兰上空。新中国成立以来,航空人才层出不穷。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波折,不少航空人远赴异国他乡寻梦,在波音、空客众多划时代的机型问世过程中,有许多中国人留下的印迹、做出的贡献。 当五年前中国商飞公司成立,国产大飞机项目启动的消息传出,令远隔重洋的人们激动不已。当年,任和也是偶然在网站上看到这一消息,他没有多少犹豫,立即辞掉大学的终身职位,卖掉房子,背起行囊,带着家人回到祖国,加入大飞机的研制中。“我庆幸我回来了。在中国伟大的历史变革洪流当中,我没有旁观,没有掉队。”任和说。 如今在中国商飞,相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任和已经算是年轻,一些老一辈的航空人回家时早已满头白发,在国外他们早已功成名就、实现自我,唯独放不下的只有年轻时的遗憾

文档评论(0)

elouw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