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一、我国GLP的发展 “历史”进展 80年代: GLP的概念引入中国—专家 90-93年: GLP的国际考察----专家和政府机构 (欧、美) 93年底: 发布了GLP(试行,科委) ----政府启动项目支持 1999年: SDA发布GLP(试行,培训) 2002年: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2003年: SFDA发布GLP,开展GLP检查 一、我国GLP的发展 取得的成效 专家的倡导------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93年,对3家进行立项资助; --98年,6-7家, 加大支持力度; ---“十五”,平台项目,滚动资助; ----“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平台; 一、我国GLP的发展 取得的成效 安全性评价机构 理解-犹豫-关注-积极参与; 试点4家, 全国通过38家 山东省通过4家(正在准备的2家以上) 全国高校通过3家 吉林天药科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 user 一、我国GLP的发展 取得的成效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体系 严格了GLP的准入标准 毒代动力学研究在部分机构已经开展 完善和建立毒性病理评价系统 毒理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明毒性机制 1.实施GLP自动化管理和数据采集电子化,通过计算机软件、网络等,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自动性,减少各个环节的误差,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2.通过建立完善的动物福利和职业保护措施,实现国际AAALAC认证,解除药物安全性评价国际认证的主要障碍。 二、我国的GLP与国际接规 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以ICH指导原则为依据,建立符合“早评价、早淘汰”国际标准的动物“三致”试验规范及新技术、新方法评价体系;建立肝、肾、心毒性快速评价与检测体系;引入药物免疫毒性筛选分级试验方案。 4、完善毒性病理评价系统,重点提高毒性病理诊断水平,建立远程病理诊断系统,规范毒性病理学诊断术语,开展病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以解决目前毒性病理学评价体系和组织病理诊断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 二、我国的GLP与国际接规 需要解决的问题 5、应用遥测实验技术,实现生理数据精确的实时监测和可视的进程控制,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以期在短期内与国际接轨,提高安全药理评价的技术水平; 6、建立标准的毒代动力学评价技术平台,探索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和毒代动力学模型,解决目前缺乏符合ICH要求的毒代动力学模型的问题。 新设施建设平面图 功能实验楼效果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理作用的多靶点-系统生物医学(Systems Biology)概念 个性化治疗概念 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机制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概念 关注 在疾病相关基因调控通路和网络水平上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代谢途径和潜在毒性等; 在细胞水平全面评价活性化合物的 成药性(Druggability)。 — 创新药物研究策略正在从针对高选择性、单一靶点转变成针对信号通路调控网络的节点靶点上。 — 临床有效的药物通常是通过调节多个靶蛋白而非仅作用于单一靶点发挥其药效特性,多种疾病能够共享同一靶点。超过40%的靶点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分子量在300道尔顿的药物平均可与10种以上的蛋白结合。 系统生物学 网络药理学 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 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总数483 17 MARCH 2000 VOL 287 SCIENCE, 1960 离子通道 G-蛋白偶联受体 酶 核受体 潜在的药物作用新靶点 “靶点驱动” (target-centric)的药物研究格局 以此为基础派生的“多向药理学”(Polypharmacology)与“网络生物学”(Network biology)等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网络通路上的低丰度、瞬时、弱亲和力的节点靶标(Nodal proteins)的富集与同步化研究及其功能确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信号通路驱动” (pathway-centric) 的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