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中土地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doc

制度变迁中土地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度变迁中土地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

制度变迁中土地产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 邓宏图/崔宝敏【专题名称】农业经济导刊 【专 题 号】F2 【复印期号】2008年10期 【原文出处】《管理世界》 京 2008年6期第61~67,94页 【作者简介】邓宏图,崔宝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内容提要】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一个农村集体产权或农业合作经济的演进过程。本文确信,无论是联产承包制的演进,亦或是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的演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产权的多元属性在决定合约结构与组织形态中的关键地位。在多个农户投入要素存在着强互补性的情况下,联合(集体)产权同样是可以选择的。 【关 键 词】合作经济/土地产权的性质/合约选择/集体产权及其属性/效率主义的至上原则 一、导论:有关产权属性的理论说明 产权结构会影响或者决定组织结构。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经济行为人的交互影响,从而可能使相互有关联的外部性很大的“产权单位”组合成边界、范围更大的“产权单位”,这就使集体产权有了存在的可能性,虽然集体产权在某些学者那里被看作是“非效率最优的”。有两点必须详加说明。 其一,以效率作为标准来检验产权与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是必要的,然而研究者不能仅仅看到有形的土地、资本与技术,仅仅根据这些资源的配置效率来讨论合约结构或组织结构的“最优”与“次优”,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以及(专利)技术所有者在缔约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资源的外部性以及与资源外部性相对应的组织结构的某种“公共性”。 其二,与资本、技术和土地等有形资源(要素)不同,习俗与惯例,还有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等等,也会以一种“准资源”的方式参与配置,从而影响缔约过程以及最终的合约结构,而这种隐形的“资源配置效率”是许多文献所忽略的,只是到了制度演化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兴起情况才有所改观 Bowels, 1985, 1992, 1998; Gintis, Smith and Bowels, 2001; Gintis, Bowels, Boyd and Fehr, 2003; Bowels and Gintis,2008;汪丁丁等,2006 。 Grossman和Hart 1983,1986 认为,不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对彼此相关的经济主体的利益的边际影响是不同的,这会导致如下结果:其一,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在彼此间产生很为可观的外部性,则两个经济主体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考虑,有可能共同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各自的所有权融合成组织内部的,并为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体化了”的所有权;其二,边际贡献很大的经济主体拥有全部所有权会带来效率上的改进。 即使如此,哈特等人的文献仍未清晰地刻画集体产权的性质以及与集体产权相对应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究竟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哈特等人的贡献在于,它通过定义所有权的性质以及不同的所有者在交易剩余中的边际贡献来确定谁最终拥有剩余控制权,通过剩余控制权的分配来刻画出企业组织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只有两个人或者3个人,那么这样的所有权配置及其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或者合约结构)是他们的理论所能够预测的,如果当事人不是有限的两个、三个,而是更多,例如上百个、上千个经济主体,那么他们的交易行为(所导致)的外部性一旦具有“公共地性质”,是否就一定会引发“公地的悲剧”呢?答案并不十分确定,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 所有权或者剩余控制权是如何分配的? 2 假如经济主体的所有权能基本上是“等价的”,那么谁应当拥有剩余控制权? 3 与此相应的是,当众多的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具有难以摆脱的“公共地性质”并且每个参与人对他人的经济活动的边际影响趋于等价的时候,他们应该缔结什么样的经济组织才能确保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实际上,决定产权配置和组织内部结构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产权的自然特性以及改变产权的规模并因此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技术冲击”。一个恰当的例子就是土地。土地的私产属性实际上可以与多种形态不一的合约结构相配套,既可选择分成合约的组织形式,也可以选择固定租金分配的组织形式,还可以选择与工厂制度相类似的雇主支付雇工固定工资的组织形式。这既与土地的自然性质,如土壤肥力、气候特点等诸多属性有关,也与当事人的风险偏好、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 Knight, 1921; Cheng, Steven N. S, 1969 。然而,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千百年来相沿成习的小农的经济结构与亚当·斯密的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相一致,那就是小农结构或家庭的经营模式是传统农业规避风险、保持激励的一种合乎理性的制度安排,但在技术冲击下,随着工厂制度的兴起,专业化与分工使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与贸易半径大大延伸,需求的急剧增长要求对土地进行规模与集约利用,因此,原有的小农经济结构尽管还能对农民

文档评论(0)

rvd1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