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钻一井将内窥镜深入地下5000米.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钻一井将内窥镜深入地下5000米

科钻一井:将内窥镜深入地下5000米 /htmlnews/200811782723404199547.html 2008-1-17 ? 科钻一井工程的成功,是我国钻探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 历时3年多、耗资近2亿元完成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日前通过国家验收,留下了一个没有地面干扰的、直径157毫米、深5158米的深井,成为亚洲第一个地球物理综合性长期观测实验基地。尽管如何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是一个还没有完结的科学问题,但从大陆钻探的技术角度来说,这个被称为科钻一井的工程已经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 对工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科钻一井工程总指挥、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教授总结说:“尽管这不是世界上最早、最深的井,然而从硬岩取心的角度说,科钻一井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取心率之高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 ? 为科学目标啃一块硬骨头 ? 大陆钻探技术是目前获取地球深部实物资料的唯一技术手段,是研究地壳构造和演化最重要的技术方法,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这项技术发展起来之前,人类对于地球深部不能观察、触摸,对地层下面究竟是什么,大多只能推测,因而同样的材料可以导引出不同的结论。 ? 从1963年世界上第一个大陆钻探井开凿以来,人类探视地球内部的历史已有40多年,最深的一口井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井深12262米。科学钻探因科学目标的差异,所要钻探的地层环境也千差万别。地层环境的差异,对钻探工程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其难度也各不相同。 ? 科钻一井的主要科学目标是重塑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机制,揭示板块边部的深部物质组成及成矿与流体作用,因此要把钻探地址选在造山带。在这种地层打钻,所要应对的是硬度很高的结晶岩,可钻性多数为8~9级,少数岩石的可钻性达到10~11级。 ? 与一般地质钻探相比,科学钻探本身就因目标多而难度大,科钻一号面临的难题不仅是地层坚硬,还要在这样的地层环境上全孔取心。在硬地层对5000多米深井全孔取心,这不仅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于高难度钻井工程。俄罗斯钻探的1.2万多米深井,由于取心难度极大,工程持续了20多年,成本难以计算。而德国钻探的9000多米深井,为了减少成本、缩短时间,其取心比率只有3%。 ? 岩石坚硬,钻头消耗大;全孔取心、取样,要求高;地层易斜,难以保直;井身结构复杂,大直径硬岩扩孔钻进难度高、套管下入难度大;井深,下部地层状况未知;施工周期长,风险因素大,施工费用高……面对这些难题,科钻一井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都很难找到可以借鉴的成熟先例。 ? 地下是一个风险未知领域 ? 上天入地是人类的梦想,而天上地下的种种未知因素,却为人类的追梦之旅平添了许多风险。应对未知因素是大陆钻探工程在确定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到的。科钻一井工程借鉴了德国KTB曾经使用的一种双孔方案。 ? 所谓双孔方案,是指在正式钻探前,先打出一个先导孔,这个先导孔直径较大,可以通过它来摸清地层状况,再进行主孔施工。德国KTB 9000多米的钻井,仅先导孔就钻进4000多米深。王达说,这种方法尽管安全,但成本太高。于是,工程指挥部借鉴了这个方案的成功之处,并考虑到它的不足,创造了一个“灵活”的双孔方案。由于对钻探所在地江苏东海县地下1000米内的情况早先就有一定的认识。于是,工程指挥部决定先打一个2000米的先导孔,再根据钻孔质量、地层情况决定是否另外开孔。最终由于有预先的计划,这个先导孔的质量很好,主孔施工就在它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方案的灵活性为工程大幅度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 在硬地层上打深井,不可能打得笔直,因此施工中要根据情况需要,纠正井身的倾斜度。王达说:“在硬地层中怎么纠斜,是这类深井的另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 离设计的科钻一井距离仅300米处,有一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2号预先导孔,其深度为1028米,直径为75毫米。从该孔的施工情况看,井身倾斜非常严重,80米处井斜为4.4度,在纠斜两次后,继续钻至700米处井斜达到18度。施工过程中共发生35次断钻杆和脱扣事故。 ? 在施工过程中,科钻一井创造了一套硬岩纠斜的技术方法。其最为成功、也是最为惊险的一次纠斜实践,是在工程进行到3665米时。在这一井段,遇上了王达称之为“大肚子”的地层结构,这里的地层严重破碎,井身直径从157毫米,一下子增至近500毫米。套管扶正器钢板和扩孔钻头导向头落在井内,无法继续施工。王达说,这种故障已经属于事故范围了,由于井段地层严重破碎,事故处理变得更加困难。于是,指挥部被迫采用了侧钻绕障的手段,不仅解决了事故问题,还将井斜角由8.47度降到0.41度。 ? 在纠斜工程中,科钻一井所尝试的纠斜钻进和侧钻绕障技术方案,都是在我国没有先例的技术背景下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今后类似的钻探工程留下了成功的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