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文化生》第三单元
潍坊市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研讨会专题复习交流材料
安丘一中 作者:马志强 曹玉良 刘萍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主干知识图表
附:图表见下页
二、重、难点简析
1、重点:
(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 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深深融汇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职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会通精神。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今天,我国56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民展。华侨华裔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他们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①首先结合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和始终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要求,提出“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壮大,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作为综合素质内在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
③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的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力量的核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外国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需要,是支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能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4)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①“以爱主义为核心”强调的是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团结统一”。各民族要求生存、必须结成整体,这种整体意识得到了各民族的高度认同,从而凝聚成一种精神。同时,只有各民族相互团结、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力量才能得以不断加强而不被分散。团结统一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凝聚力量,使我们获得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因此,我们要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意识。
③“爱好和平”。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和为贵”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上。
④“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这种精神是我们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靠的是勤劳勇敢,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集中体现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国家、政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⑤“自强不息”。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察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变革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ppt
- 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系统期末复习试题.pdf VIP
-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推荐).docx VIP
- 高考真题与模拟训练专题练习专题02函数及其性质(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2025.docx VIP
- 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doc VIP
-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2024 .pdf VIP
-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安徽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模拟卷(福建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