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4】诗三首.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4】诗三首

曹操的人物形象 诗人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抱负远大、积极进取的军事领导形象。 问题思考 1.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 答: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2.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答: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表达技巧 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2、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 3、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 归园田居 我们了解这样的境界 回忆:陶渊明《桃花源记》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开创田园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归园田居》五首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何为田园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 田园生活的理想境界填补了诗人心中怎样的空白? 语言基础知识 朗读,感受优美的意境。在心中领悟到出一副怎样的图景! 字音、字义 拙: zhuō 暧: ài 樊: fán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说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呢? 优美、闲适的田园生活图景 构成这幅图景的要素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给人怎样的感受? 恬淡舒畅 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对自由的向往。 守拙: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园田后?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轻松,平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描绘出怎么样的田园生活? 闲适、祥和、幽美的田园生活 运用了什么表现什么手法呢? 白描、融情于景、用比的手法。 1白描:描写景物的时候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2用比:羁鸟、池鱼;尘网、樊笼 情景交融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喜爱之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的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中,便和他的情感相交融,相互发生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因而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的盎然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