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时代与高德育创新
全球化时代与高校德育创新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以敏锐的战略目光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高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如果说科学文化教育是育才的“筋”和“骨”,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育才的“气”和“神”,今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风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伴随高校跨越式发展以及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德育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创新,进一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德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提高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使之适应并服务于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
1 、全球化时代对高校德育创新提出的时代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人世”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向世界经济、政治组织让渡部分权力,我们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再不是过去的单一、割裂、分离状态.夕 资大量引进、国际间人才的内流与外流以及现代传媒网络等的影响,更从外部模糊了国家界限,冲淡了民族文化。同时,市场体制下放自主权,增强社会主体与个体的主体性,激励竞争与多样化发展,则从内部模糊了整体界限,淡薄了集体观念。在这带有自发性时代性浪潮的内外猛烈夹击下,传统的民族精神难以应对,仅以传统民族精神为内容的高校德育显然收效低微。
高校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直接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扩张的冲击。而且随着教育市场逐渐开放,对外教育交流进一步拓展,高校成为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中心。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结果,不仅拉大了国内资本与劳工的贫富差距,而且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一差距过去对大多数师生来说,是抽象的数据差异,是间接的感知与体验,而加人世贸组织后,这种差距将被大多数师生从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直接感受。一些对国家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缺乏全面认识的青年学生,往往只以现有的经济差距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况且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与思想渗透,总是紧密相联。经济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基础和目的,思想渗透则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前提与保证。要使青年学生正视现实,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差距奋发图强,高校德育要不断创新,围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在借鉴西方国家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抵制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
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在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体制的发展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是具体的、自发的、多样的,而且往往与其切身利益相结合,容易使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判断和取舍。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体制发展的民族精神同样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它是全局的、自觉的、隐性的,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难以直接的、现实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必须研究在促进人们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体制所提供利益的同时,研究全球化与民族化、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关系,研究民族精神新的结构理论、功能理论、价值理论,引导人们从现代自发走向现代自觉,确立与现代国家相一致的德育目标和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2、 高校德育目标的更新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高校德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整个培养目标体系中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德育目标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整个德育工作的成败。如果我们的德育目标使青年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德育工作就会南辕北辙。高校德育目标是定位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还是“合格公民”?目标定位的游移必然带来具体操作过程的盲目,德育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由此,在目标定位上,一要处理好国家德育总目标与学校德育目标、教师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发展目标的关系,教师在认同国家与学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形成新的可实现的目标。二要把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体系与发展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素质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人,从而表现出自主的道德认识、坚定的道德信念、自觉的德育目标行动和自我表现道德完善的意识和能力。三要把德育目标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原有德育水平的高低和品德发展的强弱,鞭策后进,鼓励先进,使后进者达到社会基本要求,先进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引潮人。
具体说来,目前高校在德育目标定位存在理想化色彩浓、目标过高和整齐划一的倾向,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意志,德育工作中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偏多偏重,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方面的工作少而空。正如“回到马克思”的呼唤一样,德育目标也应作实事求是的回归,即必须紧密结合当今大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