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练习必修二题一和专题二
历史练习必修二专题一和专题二
一:选择题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3,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4,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海禁政策
5,.“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6,.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7,.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
A.古代浙江的青瓷 B.古代河北的白瓷 C.古代山东的黑陶 D.古代中原的铁器
9,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 )
A.养蚕织丝 B.烧山耕种 C.铸造青铜 D.使用铁器
10,孔子的学生中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 )
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 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11,最早出现牛耕技术的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2,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中国被称为丝国是在( )
A.先秦时期 B.秦朝时期 C.汉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3,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是在( )
A.清康熙时期 B.清雍正时期 C.清乾隆时期 D.清道光时期
14,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的变化,到东汉初出现了( )
A.自然通风 B.人力皮囊鼓风 C.畜力马排鼓风 D.水力鼓风
15,突破坊市界限的是在 ( )
A.秦 B.汉 C.唐 D.宋
16,浙江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 )
A. 夜市 B.草市 C.都会 D.会馆
17,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宦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 )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政策 D.工商官营政策
18,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是从 ( )
A.汉武帝时代开始 B.汉高祖时代开始 C.王莽时开始 D.唐朝开始
19,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 )
A.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C.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D.巩固封建统治
20,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实行( )
A.“工商皆本”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