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水平大学自考题目欣赏2
高水平大学
?
四、现代文阅读
考查内容和思路:
㈠理解把握文本:1.关注文本题目,据此把握主旨和思路;2.关注关联性词语,据此把握语句关系;3.关注概括性词语,据此把握主要内容。
㈡选择题目要点:1.根据题目和选项,择定文本相关内容;2.将选项与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对照判断;3.对照判断专注于找出选项的关键误点;4.在读文本和答题中充实自己文化内涵。
㈢简答题目要点:1.根据题目择定文本的相关内容;2.在相关区域内提取重要的信息;3.将重要的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4.连缀要点形成清晰连贯的答案。
【例1·2011“华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题。
哥本哈根精神 杨福家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正像玻尔的互补原理一样,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玻尔的挚友、著名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对哥本哈根精神的定义是: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英国科学记者克劳瑟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思想的一种表达,它既具有不可超越的想象力,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完整的智慧鉴赏能力,它能无比迅速地领悟任何新思想的关键和价值。”澳大利亚物理杂志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看作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才华相结合,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玻尔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把他周围的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传记作家穆尔则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
抽象的定义与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1922年6月,玻尔应邀赴德国哥廷根讲学。当时年仅20岁的大学生海森堡随导师索末菲从慕尼黑专程赶来聆听玻尔的演说。在玻尔的每次演讲的末了,照例总有一段时间供大家讨论、提问。有一次,当时在大学里只读了四个学期的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下就能感觉到,这些异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于是,这位在当时已享盛名的教授,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能对问题作深入讨论。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既讨论科学,又拉家常,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海森堡后来回忆说:“这是我记起的、对近代原子理论的物理内容和哲学问题所进行的第一次最为透彻的讨论,它显然对我后来的科学生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这次散步开始的。”玻尔则认为,他到哥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是遇到了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
泡利的可贵之处就是敢于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后来成了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论家。不管你有没有名望,他都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有时甚至挖苦、讽刺,态度粗暴。海森堡曾说:“不知多少次,他骂我‘你这个笨蛋’或者类似的话,这对我很有帮助。可是,我们总是好朋友,我们互相批评,从不见怪。”
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在玻尔访问哥廷根后就来到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价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总要去找泡利聊一聊。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在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作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
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呢?1913年,玻尔发表划时代的《原子和分子结构》之后,邀请书纷纷来到了玻尔的手中:1916年,美国加州大学邀请玻尔去工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聘请玻尔去任职;1918年,卢瑟福写出“私人信件,本人亲启”的邀请信,以“把曼彻斯特办成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年薪200英镑为前提,再次请玻尔去英国任职。导师和挚友卢瑟福的邀请,对于玻尔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尔回信道:“我非常喜欢再次到曼彻斯特去。我知道,这对我的科学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不能接受您提到的这一职务,因为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则它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的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玻尔一心一意致力于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1921年3月3日,在近代物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终于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35岁的所长玻尔说道:“极端重要的是,不仅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青年人自己的贡献,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会不断涌入科研工作。”正如澳大利亚学者罗伯逊所指出的:“丹麦和外国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在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