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房颤动病因及发机制研究的进展
心房颤动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 作者:高克俭 2006-9-3 9:50:09 点击: 7 次 发表评论 投票推荐此文
??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在其发病早期常为阵发性发作。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随着临床疾病譜的变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冠心病房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而且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原来较多引起房颤的风心病等。所以从总的趋势来看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约为0.2~0.3,60~90岁年龄组发病率增至5~9[1]。新近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因素使患者病死率增加[2]。房颤患者的脑栓塞发病率是窦性心律的4~7倍。然而对于房颤的治疗却依然令人棘手,这与对其病因学及产生机制研究的欠缺密切相关。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心房颤动的研究在逐年增强。
一、心房颤动的病因学研究
(一)有关基因研究成果:国内外许多房颤家族的报道认为房颤发生具有遗传学基础。约6~15的房颤患者缺乏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称为“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Kopecky等[3]调查了1950~1980年明尼苏达Olrnsted发生房颤的3623例,2.7为孤立性房颤,年龄均在60岁以下,20例为偶发,56例反复发作,21例为慢性过程。15年中存活率94,仅1.3患者发生中风,认为孤立性房颤为良性过程,无需常规抗凝治疗。家族性房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43年Wolff[4]又报道了另1组病例为兄弟2人,观察到此类病例未用洋地黄而心室率均不快,尽管心律失常已持续多年,但活动仍不受限制,提出了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为房颤的发病因素。1957年Gould[5]报道一家系4代113例中22例发生房颤,发现房颤的年龄为32~61岁,男女均有发病,并均有遗传现象,存活年龄为75~95岁,其寿命与正常人相似。1963年Phair[6]报道了另一组家族性房颤3例中,年龄为31~43岁,亦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国内有关家族性房颤家系的报道,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Brugada[7]等首次利用微卫星(microsatellite)标记对3个西班牙家族性房颤家族进行房颤基因分析,将房颤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2~q24多态位点D10S1694~D10S1786间11.3 cM区域内。随后又在其他两个家系进一步证实。5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103例,其中42例患房颤,年龄为1~45岁,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目前Brugada等已收集了100个先证者,完成了32个房颤家系的表型鉴定,将房颤基因定位缩小到0.5 cM范围内,进行定位克隆,在这一区域发现2个在心脏表达的基因,正在进行测序和突变位点检测。这些房颤家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孤立性房颤有可能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病,且家族性房颤的发病率比人们估计的要多。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与房颤的致病基因定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相对较小的区域内(10q21~q24),因此扩张型心肌病基因位点的突变亦可导致房颤的发生[8]。4型长QT间期综合征易伴发房颤,心率较慢,其易感基因定位于4q25-q27,尚未分离鉴定,它的致病基因与典型长QT间期综合征有何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日本学者观察结果表明ACE基因多态性与孤立性房颤无显著相关性[9]。
(二) 离子通道异常活动与房颤的关联: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电流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来源,膜的离子泵和离子交换电流是动作电位的次要来源。随着膜片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膜的离子通道电流有了深入的认识。在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产生中,动作电位的异质性发挥重要作用,前人的研究已经证实参与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通道的缺陷与某些家族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10]。Yue等研究了快速心房起搏致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细胞电生理变化,发现心房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消失,幅度降低[11],这种动作电位的改变与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细胞动作电位改变一致[12]。房颤所致的心房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限(APD)缩短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一过性外向K流(Ito)、L型Ca2流ICa和内向Na流减少,而内向型K电流,Ca2依赖性Cl-电流和T型Ca2电流(Ica.T)则无变化。Kv 4.3被认为是编码一过性外向K流的基因。Western blot测定表明Kv 4.3和Na通道α亚单位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下降,而Na和Ca2交换蛋白水平无变化。从而揭示了顽固性房颤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慢性房速改变了心房离子通道的基因表达,导致心房肌细胞发生离子流的变化。Yue等[13]又用斑片钳技术检测心房肌细胞,发现APD、Ito和ICa均减少,由于ICa维持动作电位的平台期,调节频率依赖性的AP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张胥小学乡韵硬笔法社活动情况工作总结.doc
- 张英辉院长在庆祝5.12”护士节的讲话.doc
- 张自玲郑静市场营综合实训报告模板.doc
- 张楼小学庆祝六一际儿童节活动总结.doc
- 张维嘉校长在师德设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 张雯 专题讲座:友谊多,比爱情少.doc
- 张雪燕 安全生产律法规与安全管理8学时.doc
- 张静中学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二.doc
- 张静中学2014高考语文一复专题一三.doc
- 张静中学2014中考数学类型题及答案.doc
- 《GB/Z 44363-2024致热性 医疗器械热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pdf
- GB/T 16716.6-2024包装与环境 第6部分:有机循环.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44305.2-2024塑料 增塑聚氯乙烯(PVC-P)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39560.9-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9 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六溴环十二烷.pdf
最近下载
- 中医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质量管理.docx
- 停电停水的应急预案(6篇).docx VIP
- 理财教材《小狗钱钱》.pdf
- 护理品管圈问题解决型之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饮食指导知晓率.pptx VIP
- 复旦投毒案林森浩(详细的参考资料整理).docx
- Axure RP原型设计图解微课视频教程(Web+App)(刘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题库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1精益管理倡导者培训.pptx
-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同步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pptx
- 2024-2029年中国房地产投资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