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加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启示
新加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启示
——从生产函数分解的角度分析
内容摘要:新加坡自从1965年独立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50年间,GDP年均增速高达7.6%,成功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积极引进国际人才,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改善人力资本质量;三是及时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四是政府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全球人才,做好顶层设计工作,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政策研究的前瞻性。
新加坡成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小国典型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并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71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1978年突破3000美元,1989年超过1万美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新加坡人均GDP突破5万美元,高出日本近6000美元。新加坡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前工业化、工业化,再到现代化(后工业化)的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参见表1、图1)。
1、第一阶段:1965-1973年,出口导向战略推动新加坡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新加坡19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1959年自治,1963年与马来西亚合并,1965年8月9日宣布独立。殖民地时期,新加坡主要依赖转口贸易。自治之后,英国资金和大量商人撤离,转口贸易急剧减退,失业率高达14%。随后,政府投入巨资,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民间资本发展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工业创造条件。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产品主要为蚊香、假发、纺织品、成衣、电子消费产品、电子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新加坡独立时,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发展时期。外部发展环境良好,为其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这期间,新加坡大量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出口型经济。与此同时,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大力发展造船、修船业,新建钻油设备厂和炼油厂。这期间,经济获得巨大成功,9年间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2.1%。1971年,人均GDP达到1075美元,成功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在随后两年继续保持11%以上的增速。
2、第二阶段:1974-1984年,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两次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为降低成本纷纷向外转移资本。新加坡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影响,这期间经济增速虽比第一阶段降低4个百分点,但这11年经济年均增速仍高达8.1%。
3、第三阶段:1987-1997年,产业升级和国际化促进经济年均增速超过9%。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影响,1985年新加坡经济首次出现衰退,1986年增速只有1.3%。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主动实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业以及其它高科技产业,以便与邻国的廉价劳动力抗衡。同时,吸引众多的区域总部落脚,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逐步成为跨国公司认可的国际枢纽,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中心。这11年经济年均增速为9.2%,人均GDP在1989年突破1万美元关口,顺利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
4、第四阶段:1999-2013年,经济适时转型以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新加坡经济下滑2.2%。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世界性的电子工业需求下降,加之新加坡劳动力成本过高,许多跨国公司关闭和转移了本地工厂。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加坡加快经济转型,减少对低端电子业的依赖,吸引和增加高端电子产品,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生命科学、制药、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区域教育中心。这期间,新加坡经济表现出较高的抗外部冲击能力,1999和2000年经济增速分别为6.2%和9%。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新加坡经济衰退1.2%。之后,快速反弹,2002-2007年经济平均增速达7.1%。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当年新加坡经济增长1.7%,2009年出现0.6%的轻微衰退,2010年却创出了15.1%的历史纪录。1999-2013年的14年间,尽管经历了两次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新加坡经济年均增速为5.6%,人均GDP在2011年突破5万美元。
表1:新加坡四个经济增长阶段
1965-1973年 1974-1984年 1987-1997年 1999-2013年 平均增速(%) 12.1 8.1 9.2 5.6 主要增长动力 出口拉动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经济转型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1: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