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
谈谈对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的看法毛平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关键词:方剂学 中药专业 教学 实验 考试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中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从教学大纲、授课内容、考试要求来看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区别。全国统编的几版《方剂学》教材或新世纪教材都明确指出供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教材的编写主要以掌握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临床运用方剂为教学任务,我认为这一要求比较适合中医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完全适合中药专业的培养方向。中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有临床辨证施治的能力,具体到《方剂学》这门课程,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方剂学的学习,能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而中药专业不象中医医疗专业,它是着重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组方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方剂、研究方剂的能力,为研制新方或提高古方的剂型能级打下基础。因此,现有的《方剂学》教材更适合中医专业的学生学习。教师的天职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教学,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编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选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好相应的基础。所以中医专业和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从选材、教学直到考试应有所区别,这样才能符合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不同的知识机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知识结构不同,教学内容应相应不一中医、中药专业不同,课程实施安排、要求不尽相同。中药专业相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中药的鉴定、功效、化学成分、药理、炮制、产地等知识了解较多,因此在方剂教学中,可根据新药研制要求,适当选择一些经典的,药味较少,药学、药效学、剂型等研究较深的代表方剂进行分析,分析中着重方剂配伍的特色和相互关系。如教材中凉膈散、清胃散、普济消毒饮都是清热方剂,根据“火郁发之”的理论,它们的组成中都有清热药和辛散透邪药配伍,体现了清热解郁方的配伍规律;消风散、独活寄生汤、大秦艽汤等的组成中都包含祛风除湿药和养血药配伍,体现治外风方剂在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指导下的配伍规律。这些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方剂特有的配伍规律。此外不少方剂还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如补益剂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证,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三补”与泽泻、丹皮、茯苓“三泻”的配伍,体现了以补为主,寓通于补,治本虚为主,兼治标实的配伍规律;和解剂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心下的痞证,其寒在脾,热在胃肠,故用清胃肠热的黄连、黄芩配以温脾散寒的干姜,寒热各行其道,相反相成,互不抵消;解表剂小青龙汤中辛温发散的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配以少量敛肺止咳的五味子,散敛相伍,散的是邪气,敛的是正气,但五味子要少量,才能无敛邪之弊;祛湿剂藿香正气散用藿香、紫苏、桔梗升清,配以半夏、生姜、茯苓降浊,升清降浊,相反相成。方剂中有不少配伍包含着象这样补与泻、寒与热、散与收、升与降并用的相反相成配伍。通过讲解,让同学们体会道,这类配伍,是因在主治病证中,存在着相反的病变,需要同时考虑用药。教材中有不少方剂体现中医整体理论指导下的配伍规律。有五行生克关系的配伍,脏腑关系的配伍。如一贯煎,主治阴虚肝郁证,采用了滋水涵木、清金抑木、培土益木等多方位的治肝配伍;黄龙汤治里热实证而见气血不足证,其中大黄、芒硝与桔梗配伍就是充分利用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所以有的方矢地对中药专业的学生,强调方剂配伍特色和规律的教学,一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为学生今后从事新药的开发研究展开视角,开拓思路。中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在方剂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剖析组方意义,加减变化,结合临床应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方证对应的病案分析,为今后学习临床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专业方向不同,教学模式应有所区别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是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模式的制定,可根据专业的需求、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及教学环境的不同而设定。如上所述,中药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观察能力,所以对中药专业的学生,应开展实验方剂学教学课程,并占一定的教学时数。不仅包括经方如大承气汤、小青龙汤的验证实验,用实验的结果证实所学方剂的某些作用机理,改变学生认为中医是“看不见、摸不着”“玄学”的错误看法。还可以开展影响方剂疗效的实验研究,如1.药量因素对方剂疗效的影响。当归补血汤,当黄芪与当归按5:1配比时,其补气生血作用最强;又如白虎加人参汤中知母和人参均有降血糖作用,但两药相合,却使降血糖作用减弱,当人参与知母按9:5配比时,其降血糖作用几乎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