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本的竞争力与新成长战略 .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的竞争力与新成长战略

壹、專題分析 日本的競爭力與新成長戰略 蘇顯揚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所長 呂慧敏 中華經濟研究院 日本在1980年代末期泡沫經濟破滅後,歷經1990年代「失落的10年」,在2000年代中期曾有過日本史上最長的景氣擴張期,但在2007年8月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爆發及2008年9月雷曼事件發生後,日本經濟再次嚴重衰退,「失落的15年」或是「失落的20年」說法再度被提及。日本經濟是否會「二次落底」也在2010年第二季GDP低度成長後再度被提及。到底日本經濟的競爭力如何?為何雷曼事件發生在美國,而日本的景氣表現竟然比震央的美國還差?這恐怕不只是景氣循環的問題,而是日本經濟結構問題使然。另一方面,日本政權在2009年9月歷經有史以來「真正的」政黨輪替,由民主黨聯合政權取代自民黨戰後50多年來的執政,民主黨政權的政策主張除競選時的政策宣言外,2010年6月18日總算提出「新成長戰略」作為未來執政的長期策略,但是,顯然地,相關政策並未獲得廣大民眾的認同,2010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執政的民主黨大敗,日本又成為由反對黨掌握參議院的「扭曲國會」。本文試著由日本經濟的本質來探討日本的競爭力,以及介紹新成長戰略內容,並解析在此新成長戰略下日本經濟可能的問題點與應有的做法。 一、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 1980年代的日本GDP成長率,大致在4%左右浮動,其中1985年成長6.3%、1988年成長7.1%,實現久違的高度成長。但是泡沫經濟破滅後,自1992年起,日本經濟均在1%以下的零成長邊緣徘徊,使1992年至2002年的平均GDP成長率僅0.8%,被稱之為失落的10年。2003年至2007年日本歷經戰後最長的景氣擴張期,在此期間內的平均GDP成長率為2.1%,大致持平於日本的潛在成長率。不過,由於失業率仍高,加上國民實質所得並未提高,被稱之為無實際感受的景氣復甦期。2008年起日本景氣再度嚴重下滑,經濟連續兩年衰退,2008年經濟衰退1.2%,2009年更下跌至日本經濟從未有過的衰退5.2%。由於2003年至2007年的景氣擴張期除部分地區外,大部分日本民眾事實上並未感受到真正的景氣復甦,就再度陷入全球不景氣,因此也有人稱1990年至2010年的日本經濟為「失落的20年」。如果失落的20年說法成立,則將是全球僅次於英國在1873年至1898年長達25年的長期衰退期。 2003年起日本曾經經歷戰後最長的景氣擴張期,不過,大部分分析家只把它視為「是停止衰落的時期」而已,而非視為「長期景氣復甦的開始」。主要原因是自2003年第二季起的經濟成長主要依賴二項因素,其一是出口快速增加,其二是日圓滙率下滑,而這兩項因素並非常態使然。日本出口擴張來自美國消費擴大,而這與美國因為房地產價格高漲造成信用擴張,而支撐消費者信心有關。尤其是在美國房地產泡沫時期,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大幅增加,因為美國購車以貸款方式支付為多,而貸款是以房地產來擔保,房地產價格上漲的結果使貸款變得較為容易,也使得汽車的消費增加。同樣地,在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日本出口美國的汽車也大幅減少。 日圓滙率因素方面,日本的出口受日圓滙率的影響很大。1990年代後期日本出口比1990年代前期的出口大幅成長,主要是因為日圓大幅貶值所致。而2000年代中期之後出口再度大幅增加也是得力於日圓的異常低價位。日本長期以來低利率政策,帶來所謂的「借日圓交易行為」(yen carry trade),也就是在日本低利率政策下,投機者借日圓轉換成美元,再投資在美國資產的運用手段這種交易行為。在2007年次級房貸問題發生時,因全球同時不景氣,使借日圓交易行為開始減少,日圓也跟著快速升值。到雷曼事件之後,歐美國家的利率開始下跌,日本與歐美國家之利率差距縮小,日圓也因此持續升值。顯然地,日圓低價位並非常態。 美國房地產泡沫不再,加上日圓異常貶值情形不再,日本經濟要回復2007年前之景氣,恐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雖然2003年至2007年的GDP表現似乎不差,但是只能說是在長期不景氣之後的稍微反彈而已。1995年度日本國內名目生產毛額為498兆日圓,2008年度是494兆日圓,停滯時間長達10多年,這也是一般認為目前的日本經濟只能說是停止衰退,恐怕很難說是長期復甦的開始的理由。 二、日本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恐怕與日本的競爭力也有關連。2010年8月19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0年全球競爭力年鑑」,排名第1位是新加坡、第2位是香港、第3位美國、第4位瑞士、第5位澳洲。台灣排名第8位,比2009年的排名第23位大幅進步,而日本卻由2009年的排名17大幅退步到第27位,甚至比中國大陸的排名第18還低。IMD的排名計算主要是依據四大項,分別是經濟表現、政府的效率、商業的效率及社會基礎等四大領域,並再細分為3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