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申请书
附件三: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达标验收申请书
国家环保总局:
根据《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以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办法》的要求,本局所属的
站已具备验收的条件,并做好了接受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特此申请组织验收。
申请单位
申请日期
环境保护局地址 邮编
局长 电话
环境监测(中心)站地址 邮编
站长 电话
申请验收单位需准备以下材料:
⑴预评分表(见附表3-6);
⑵ 监测站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结构(见附表3-1和附表3-2);
⑶ 监测业务经费与业务用房情况说明;
⑷ 监测工作能力一览表(见附表3-3);
⑸ 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统计表(见附表3-4和附表3-5);
⑹ 预审达标情况汇总表(见附件四)。
附表3-1 监测站( 级站)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表
部门 姓名 学历 所学专业 职务 职称 持证情况 参加环保
工作时间
附表3-2 监测站( 级站)人员编制和结构表
人员编制 人员结构 编制标准
定编文号
定编人数
定编时间
现有人数
技术人员 (人)占总数 %
高 工 (博士、硕士) (人)
工程师(大学本科) (人)
助工及以下(大专、中专) (人)
高、中、初级技术人员比例(十分制)
附表3-3 监测站( 级站)监测能力一览表
类别 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情况 实际开展的监测项目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大气监测 废气监测 降水监测 水质监测 废水监测 噪声、振动监测 生物、生态监测 土壤、底质、固废监测 合 计
附表3-4 监测站( 级站)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情况表
序号 配置标准 现有配置 仪器价格 配置时间 备注 1 1/万分析天平 2 1/10万分析天平 3 pH计(实验室用) 4 pH计(现场用) 5 电导仪 6 离子计 7 浊度计 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9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10 紫外分光光度计 11 红外分光光度计 12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3 等离子发射光谱 14 离子色谱仪 15 气相色谱仪 16 液相色谱仪 17 油份浓度仪 18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 19 COD快速测定仪 20 BOD培养箱 21 蒸馏水器 22 电冰箱或冷柜 23 水样采样器 24 便携式流速测量仪 25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26 大气采样器 27 TSP采样器 28 PM10采样器 29 降水采样器 30 TOC测定仪 31 溶解氧测定仪 32 细菌检定分类系统 33 生物发光测量仪 34 PM2.5采样器 35 生物显微镜 36 土壤采样器 37 煤含硫量分析仪 38 烟尘测试仪 39 烟气测试仪 40 烟尘黑度仪 41 汽车尾气监测仪 42 柴油机排烟黑度监测仪 43 声级计 44 振动测定仪 45 全球定位系统(GPS) 46 环境监测车(不含小轿车) 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第3轮球队比赛数据.doc
- 2012级工程光学II小测验.doc
- 2012级护理(专)-妇产科护理学A卷.doc
- 2012继续教育1.doc
- 2012羊奶粉性价比排行榜10强.doc
- 2012美国悬疑惊悚][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doc
- 环境公共标示常用符码建置设计规范.doc
- 环境冲击的省思.doc
- 2012西南财经大学432-统计学大纲.doc
- 2012西方行政学说不定项选择.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