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柳冠中:中国制到中国设计究竟有多远.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冠中:中国制到中国设计究竟有多远

柳冠中,男,1943年9月出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2010年11月4日在清华美院,新浪家居全国主编李燕玲与柳冠中教授就中国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访谈实录:   采访嘉宾:柳冠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4日   主持人:新浪家居 李燕玲 外国设计、中国制造 中国设计的现状   柳冠中:设计的作品,你整个把学生引导坏了,现在学校给予不上课的,组织学生参赛,代替了设计教育,奖项都是飘飘的,所以现在国内的设计行业很大,政府明白了,所以要转型,转型要靠自己设计,要创新,所以就搞了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就把创造性社会扭曲了,文艺创意全是茶余酒后的小玩意,根本不是经济的主体,小玩意买来一两个礼拜就扔了,然后再买新的东西,整个国家的经济主体不是这样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你叫企业去创造,根本创造不出来,中国的企业发展过程是抄来了,老板去了外国,买了模具第二天就可以赚钱,而要设计,要创造,要把设计变成产品,这个时间很长,工艺要改,什么都要改,所以整个中国三十年培养了一支加工队伍,说中国是制造型国家是夸奖我们,中国根本不能称之为制造型,中国其实是加工性,代工,所以中国以前师傅带徒弟,要培养三年以上才可以做工人,现在一个农民工进城两三天就可以熟悉一份工作,这个怎么创造,根本不可能,只知道按部就班,别的什么都不想,这样的体制下我们三十年积累了第一桶金,往下怎么走不知道了,要创造看自己的产品,说的容易,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这样的体系,厂叫做企业,其实还是工厂,只是外国的一个企业的车间,单位有了,设备很先进,不知道干什么,中国的技术是有问题的,企业也不会创新。你说给他设计一个新东西,稍微有一点变动就说做不了,他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要钻研,一钻研要花时间,设计的下一步有可能是误区,有可能是陷阱,要经过一步一步实验的出来的,你引进来就不需要了,不需要动脑子,引进来我下一步很清楚,我都设计好了该进什么该出什么,所以他只学会了要自己创造,什么都不会了。   主持人:设计的成本比较高?   柳冠中:对,包括国外先进的国家,有设计一到两个就可以算成功了,中国的老板承受不了这个风险。所以现在我们一直在推这个,我们成立了研究所的目的就是要设计战略,关于国家设计的体制、政策,先通过我们这一二十年的努力,工信部通过五年出来了一个政策,十一个部委关于发展工业设计的指导意见出来了,今年七月中刚刚出来的,折腾了四五年,部领导都不懂,我们的官员不懂。   另外就是我们说要把企业的机制问题解决了,再有就是创新,这两个好像拉的很开,一个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创造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是外国的,而是根据我们中国人需要解决大多数人的生存问题跟企业的生存问题,这是好种子,但是土壤不好照样不发芽,这两个是逻辑关系,要培育良种,但是要改良土壤,中国有了工业了,严格来说,中国有了工业没有工业化。   主持人:这个怎么理解?   柳冠中:打一个比方,好不容易我一个厂子有钱了,要开发新产品,马上牵涉到原材料要变了,发动机,马达要变,我们采取什么样的,中国是小生产社会,这个厂老板投资自己要建一个冲压,然后制作,典型的小生产意识,不相信别人,也的确是,中国现在不可能相信别人,所以中国的社会为什么说温州的模式成功了,他是家族式,可以信任,但是高外是契约式,他们靠合同,而中国的合同根本不执行,中国的企业发展的过程都是小而全或者大而全,这条路是有问题的。国际上现在经济的发展是分工合作,广东人在开放初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没有做到,我们三个人做这个事情光我赚钱肯定不行,你们两个不干,广东人提出要赚钱大家都赚钱,这个问题才可以解决。中国现在是国际大分工,国际的产业格局我们是一个加工,打工仔,已经基本形成这样的模式,你像耐克,设计是他的,市场是他的,营销是他的,所有的加工都在中国的福建,这只是一个产品,其他的产品都是如此,我们中国只做配套,配套是最简单的东西,而我们中国的工业就是这样起来的,所谓的大飞机,中国开始抓大飞机,我们给波音飞机做尾巴,做机翼,接人家的单,人家赚大钱,我们赚小钱,改革开放头十年,北京表扬一些厂,大华生产厂,他跟法国人合作了,意大利合作的,他们把中国的真丝拿出去加工,外国人设计,我们做出成衣,一件衣服卖出300元,成本也就是1.5美元左右,当然是了不起的大事了,所以当时当成先进的典型介绍,当时北京有一个洗衣机厂,一台洗衣机大概六七百个零件,利润是0.45人民币,大华的利润很高,所以非常高兴,他们介绍的时候就说引进西德的机械,意大利的面料等等,我们做出来卖给外国人。   我们的企业家就享受1.5美元的利润

文档评论(0)

guf82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